文本描述
中标项目,一期已开工建设
基地位于聊城东部高新区,与市区距离较远,5公里范围内没有较大的交通枢纽,造成区位及交通上的劣势
基地周边路网完善,靠近两条重要快速路,弥补了交通上的劣势
基地周边虽然发展迅速,但目前仍然处于起步阶段,业态相对单一,尤其缺乏配套
基地
基地
基地
基地
基地被周边路网、河道割裂为四个地块,总用地面积54.6ha
整个规划区域南北长1000米,东西宽630米
设计要求:
1、容积率1.2左右
2、生产类建筑占比≥ 80%
3、研发、配套类占比≤20%
现状厂区
现状厂区
针对设计要求提出问题
1、规划布局中的整体性
2、园区的服务配套体系
3、与周边环境的交流、互动
4、合理安排各种功能流线,避免冲突
5、树立园区的标杆形象?
在古代里坊城市中获灵感,将整个规划区域按照里坊形制划分,“周边围城、中心造园”
1、设计理念——“方城曲园”
周边围城、中心造园
经调研、沟通,50亩是中小企业需求的最大规模,通过划分50亩组团来构建方的“城” ,并通过组团之间的梯次灵活变化体现整个园区的序列感、层次感、和整体性
2、尺度控制,方团围城
引入水轴、绿轴,打造核心园,强化整体布局的紧密联系与完整性
核心园的组团结构与建筑形制上的突变打破兵营式布局,让空间充满变化与灵动
3、引水铺绿,曲线造园
为强化园区的服务配套功能,减少生产类建筑占比,提高研发配套产品占比
为控制开发成本,停车尽量在地上解决,尽可能沿外围道路布置,减少对园区品质的影响
大体量的生产功能类建筑沿外围布置,研发服务配套类建筑对环境品质要求较高,布置在园区核心
高层办公产品,沿城市干道两侧设置,拉升园区对外的形象展示
园区生产运输流线与服务流线相对独立,避免干扰,
尽量在主要道路开口,适应大型货车的出入,考虑地块之间的衔接关系,尽量避开河道、绿地
园区主干路(1.5倍间距,主运输通道需要开阔的视野)
园区次干路(0.7~0.8倍间距,满足厂房与主运输通道的衔接)
组团内部路(厂房之间的连通,满足消防和必要采光要求,集约用地)
两种流线、三级路网
园区建筑形象统一考虑,形成有节奏的变化,并与周边现状建筑、景观协调,通过局部异形建筑的点缀增加园区的灵动
园区水体与外围景观河道衔接,与城市资源产生交流互动,同时也减少了园区水体维护的成本
干道两侧办公楼12-20F,叠加虚高部分最高可达100米,形成层次鲜明的天际线
高耸挺拔的建筑形象塑造了聊城高新区的城市地标
园区建筑采用了大量的中式元素,并与现代建筑元素结合,充分展现聊城的传统文化底蕴
谢谢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