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描述
常见骨折的现场急救固定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常常有意外情况发生,骨折就是一种较常见、后果比较严重的意外伤害。大家必须掌握急救知识,才能在医务人员不在的情况下及时处理,将伤害降至最低。
骨折往往是由摔伤、撞伤和击伤所致。
开放性骨折
闭合性骨折
判断骨折的主要依据:
1、疼痛和压痛:受伤处有明显的压痛点,
移动时有剧痛。
2、肿胀:内出血和骨折端的错位、重叠,
都会使外表呈现肿胀现象。
3、畸形:在骨折时肢体发生畸形,呈现
短缩,弯曲或者转向等。
4、功能障碍:原有的功能受到影响或完全
丧失。
几种常见骨折的固定方法
锁骨骨折
应尽量减少对骨折部位的刺激,以免损伤锁骨下血管,只用三角巾悬吊上肢即可。
如无三角巾可用围巾代替。
上臂骨折(肱骨干骨折)
用夹板先放后侧,再放前侧,最后放内、外侧夹板,然后用四条绷带或2—3条三角巾固定。同时肘部要弯曲,悬吊上肢。
将三角巾叠成宽带后通过上臂骨折部位绕过胸前和胸后在对侧打结固定,同样上臂也要悬吊在胸前。
上臂骨折(肱骨干骨折)
前臂骨折
使伤员屈肘90°,拇指向上。取两夹板置于前臂的内、外侧,固定两端,再用三角巾将前臂悬吊于胸前。
取一长夹板(长度自腋下或腰部至足跟)置于伤腿外侧,另一夹板(长度自大腿根部至足跟)放于伤腿内侧,用绷带或三角巾分5段至6段将夹板固定牢。
股骨骨折(大腿骨骨折)
固定时先从骨折上下两端开始,然后固定膝、踝、腋下和腰部。
股骨骨折(大腿骨骨折)
小腿骨折
取两块夹板(长度自大腿至足跟)分别置于伤腿内、外侧,用绷带分段将夹板固定。在没有固定材料的情况下,可将患肢固定在健肢上。
小腿骨折
首先固定小腿骨折的上下两端,然后固定骨折部位并使小腿与脚掌呈垂直。
颈椎骨折
一是将围领套在脖子上,防止颈椎活动。二是现用报纸、毛巾、衣物等卷制成颈套,从颈后向前围在颈部。颈套粗细要能限制双侧下颌活动。
胸腰椎骨折
有条件可用一长、宽与伤者身高、肩宽相仿的木板固定。固定时先将伤者侧卧,动作要轻柔,并自始至终保持伤者身体长轴一致。头颈部、足踝部及腰后空虚部位要垫实。
仰卧位,两膝下放置软垫,膝部屈曲以减轻骨盆骨折的疼痛;用宽布带从臀后向前绕骨盆,捆扎紧,在下腹部打结固定,在两膝之间加放衬垫,用宽布带捆扎固定。
骨盆骨折
注意事项
1、固定骨折前如有伤口和出血,应先止
血与包扎
2、开放性骨折者如有骨端刺出皮肤,切
不可将其送回伤口。
3、夹板应放在骨折的下方或两侧,须超
过骨折的上、下两关节,骨折部位的
上、下两端及上、下两关节均要固定牢。
4、夹板与皮肤间应加垫棉垫或其他物品,
使各部位受压均匀且固定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