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描述
“构建小学数学文化,提升学生数学素养的实践与研究”
课题中期研究报告
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9年版)的前沿中说:数学是人类文化的主要部分,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基于上述理念,我校在2011年4月申报了苏州市教育学会“十二·五”教育科研课题“构建小学数学文化,提升学生数学素养的实践与研究”,在同年8月立项,预期到2014年12结题。我们旨在通过课题研究,让教师、学生都能浸润在“数学文化”这样一个大的教育环境中,从本质上改变学生数学学习方式,从而达到让数学这门课程成为学生成长的重要元素,进而全面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一、我们的思考
(一)问题提出
1.当前教育现状及学校文化建设的需要
数学文化已成为现代人文化素质的一部分,其美妙绝伦的数学思维方法、探索不止的数学精神、求真臻善达美的数学品格,对于一个人全面的发展,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我校是一所高标准、高起点、高品位的现代化园区新学校,以“集方圆之慧,筑幸福之洲”为办学理念,体现了园区教育应有的高度与深度,同时也是更快地适应苏州教育的发展新形势。
2.构建数学文化,是提升学生数学素养的渠道
数学文化具有比数学知识体系更为丰富和深邃的文化内涵,是对数学知识、技能、能力和素养等的高度概括,透过具体的数学知识、技能、方法的教学,使隐匿于背后的观念、态度,以及数学精神等逐渐显现、外化出来,成为滋养学生数学成长的重要文化力量,使学生在获得数学知识的同时,接受数学精神、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的熏陶,提高思维能力,锻炼意志品质,并把他们迁移到学习和生活的各个领域中去,从而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3.开展课题的研究是提升数学教师素养的途径
目前有的教师认为数学文化就是数学加文化,给学生介绍几位数学家,讲几个数学小故事,挖掘某一数学知识所承载的数学史,就能充分体现数学文化的渗透,就能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显然这几种认识偏离了“数学文化”的内涵,甚至曲解了“数学文化”本应具有的深刻性和全面性。
综上几点,我校数学课题组将以现代教学思想、教育教学理念为指导,以《国家数学新课程标准》为理论依据,以“构建小学数学文化,提升学生数学素养的实践与研究”为研究方向,真正从学生出发,研发数学文化校本教材,探索形成与之相关的教学课例,开展丰富多彩数学实践活动,有机渗透数学文化知识、思想、方法,从而营造良好的数学文化氛围,开拓学生的数学视野,充实学生的数学学习生活,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课题界定
1.数学文化
(1)数学文化狭义上是指数学的思想、精神、方法、观点、语言以及它们的形成和发展。广义上,除这些之外,还包含数学史、数学美、数学与人文的交叉、数学与各种文化的关系以及它们所包含的各个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从而构成一个庞大的数学文化系统。
(2)南开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副院长顾沛教授对数学文化的界定
“数学文化”是指从文化的角度深入数学,注重数学的文化意义。从狭义和广义两方面进行阐述。狭义上,“数学文化”即数学的思想、精神、方法、观点、语言及其的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