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首页 > 资料专栏 > 经营 > 运营治理 > 其他资料 > 护理查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PPT

护理查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PPT

eatonw
V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热门搜索
传染
资料大小:552KB(压缩后)
文档格式:PPT(15页)
资料语言:中文版/英文版/日文版
解压密码:m448
更新时间:2025/4/29(发布于广东)

类型:积分资料
积分:10分 (VIP无积分限制)
推荐:免费申请

   点此下载 ==>> 点击下载文档


文本描述
2019 .07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
IM (infectious mononucleosis)是由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引起的急性淋巴细胞增生性传染病 常见发病部位:淋巴结、鼻、咽喉部 主要传播途径:通过口咽分泌物经密切接触传染 EBV在婴幼儿多为隐性感染,在学龄儿童和青少年则表现为传单。全年均可发病,但晚秋至初春较多,多为散发,可引起流行。
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
EB病毒是一种DNA 病毒,1964年首次由Epstein和Barr发现,故得名,属疱疹病毒科 ,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它与全球约1%的肿瘤发病有关。 EB病毒初次感染时间及阳性率,与地区、民族、家庭情况有关。如:发展中国家以2~6岁以下低年龄段为主,发达国家感染年龄延迟,以青少年时期为主;男性阳性率高于女性等。 人类是唯一的宿主。 EB病毒在口咽部上皮细胞和B淋巴细胞中复制,致大量病毒存在于唾液腺及唾液中 。因此唾液传播是最重要的传播途径,还可通过输血及性传播。 隐性感染者和患者是本病的传染源。 EB病毒感染可导致免疫功能紊乱,发生与免疫系统功能紊乱相关的多种疾病如淋巴瘤、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及类风湿关节炎等 。
临床表现
发热1咽峡炎2 淋巴结肿大3 4
皮疹5 肝脾肿大6 其他:眼睑浮肿、上呼吸道梗阻等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变异淋巴超过10% 或绝对值超过1.0×109/L EBV抗体检测:阳性(特异性) 血清嗜异凝集抗体试验:阳性(非特异) EBV-DNA的实时定量PCR检测 肝功检查:B超显示肝脾肿大,血常规显示肝功异常 脊髓常规:以排除嗜血现象
下列症状中三项: ①发热 ②咽峡炎 ③颈淋巴结肿大 ④肝脏肿大 ⑤脾脏肿大
诊断标准
下列检查中任一项: ①抗EBV—IgM测定阳性 ②嗜异凝集抗体阳性; ③外周血变异淋巴细胞比例≥10%
治疗
保肝
利巴韦林
阿昔洛韦
还原型谷胱甘肽
抗病毒
激素治疗(必要时)
IM无特效治疗,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同时给予抗病毒 治疗;对于合并感染者可酌情加用抗生素。
案例分析(一)
患儿李XX,男,5岁11月,因“发热伴左侧颈部包块2天”于2016年7月21日入院。患儿病史特点如下: 患儿于2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最高达38.5℃左右,无畏寒及抽搐、无明显咳嗽,诉咽痛,无呕吐腹泻。患儿患病以来精神、食欲欠佳,睡眠好,二便正常。 查体:TPR正常,神志清楚,全身无皮疹,左侧颈部淋巴结肿大,大小约3*3cm,双眼睑无浮肿,咽充血,双侧扁桃体Ⅱ度肿大,可见脓性分泌物。肝脏肋下未触及,脾脏左肋缘3.5cm,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实验室检查结果:抗EBV—IgM抗体阳性;肝功异常 柯萨奇B组病毒IgM抗体阳性
目前诊断: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护理措施
一、按传染病常规护理?  1.实行呼吸道隔离,防止交叉感染,避免疾病的传播。有条件的情况下给予单人单房。 2.其呼吸道分泌物及痰杯应用漂白粉或煮沸消毒。 3.减少人员探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