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首页 > 资料专栏 > 经营 > 管理专题 > 管理方法 > 基于大系统理论的技术创新的过程管理DOC

基于大系统理论的技术创新的过程管理DOC

zhwy1
V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资料大小:36KB(压缩后)
文档格式:DOC(8页)
资料语言:中文版/英文版/日文版
解压密码:m448
更新时间:2025/4/22(发布于江苏)

类型:积分资料
积分:10分 (VIP无积分限制)
推荐:免费申请

   点此下载 ==>> 点击下载文档


文本描述
基于大系统理论的技术创新的过程管理(
胥悦红( 顾培亮 谢飞
(中科院研究生院 北京100039)(天津大学管理学院 天津300072)
摘要 本文是将大系统论应用于产品开发过程的成本管理中的一次探讨。通过对产品开发在企业成长中的地位和作用的描述,及我国制造企业中产品开发过程的成本管理现状分析,建立了产品开发过程成本管理的大系统论模型。指出大系统理论对企业高层领导进行决策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大系统理论 产品开发 成本管理 能力运动矩阵
1 引言
面临21世纪后工业时代 ,全球化知识经济时代的激烈竞争和不断变化的个人及社会需求,面对来自市场的竞争压力,企业的财政前景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新产品的推出。产品的创新能力是衡量企业市场竞争能力的重要标志,是21世纪企业竞争战略的核心。对于制造企业来说,产品开发的主要目的是为保持长期的竞争优势而不断地创造出能带来高额利润的新产品。也就是说,企业的产品战略应从“制造产品”向“创造产品”发展。随着市场变化的日益频繁、产品寿命周期的日益缩短,产品开发将决定企业的基本特征,成为企业一切经营计划的出发点。加强开发的过程管理,规范开发过程的工作模式,由新产品开发的工作团队(workteam)将企业中不同的管理对象、不同的管理过程和不同的管理功能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获得优化的过程管理效益,对于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
我国制造企业中产品开发的过程管理现状分析
在过去,设计周期和生产周期是分离的,产品从设计到进入生产之前要花费一定的时间来试验验证,在该产品被淘汰之前,把过去的开发和生产成本通过一段稳定的销售收入来弥补。对开发过程的成本管理采取的是事前、事中和事后的控制。而当今的情况是:由于外部环境的变化,如市场供求关系转化带来的需求的变化使得产品寿命周期缩短,造成产品更新换代的加快,使得产品的再设计不断发生①,这意味着产品开发的过程管理必须置于有充分灵活性的设计之上,不应只是在不同时期单纯对成本的控制与降低,而是从大系统理论 的角度出发,进行开发过程的综合优化,才能适应新的竞争需求。
当前,企业在新产品开发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设计阶段在信息欠缺的情况下对成本的预测欠准,引起决策失误。
(2)设计部门对市场的了解较少,与销售和服务部门间的信息流向不清、沟通不畅。任务式的而不是创新式的设计,跟进式的而不是开发式的设计,现有的开发成功率较低。
(3)设计更改时,技术文件下达不到位或不及时,使得生产比较被动。
(4)开发团体较松散,且内部缺乏有效协调,部门间存在交流障碍(设计、供应、采购、经营、销售),不利于资源共享和有限资源的合理分配。
(5)使用现代化的工具(如CAD和CAPP),却沿用老的管理方式。CAPP现工艺文件的编制是 手工的,重复劳动多。
(6)产品设计由于缺乏标准化、成组化,难于组织高度机械化、自动化的生产,造成开发费用高且不可控。
(7)开发周期较长、柔性差,难以适应频繁更迭的市场需求。
产品开发过程管理的大系统论模型
3.1 大系统和大系统理论
大系统是高阶系统和中阶系统的集合。它通常是规模庞大,子系统众多,组成的要素复杂,影响广泛,伴随有各种不确定因素(特别是人的因素)和对立因素的交叉、渗透和影响,具有多级复杂的结构和功能(包括人的目标)的系统。新产品开发的过程管理系统就是一个大系统。它的行为的发生条件和内容有时难以定量描述,或不是以数量作为信息特征,它是一种非定量性大系统。
大系统论的基本思想是综合和整体优化。这种理论的特点是:兼收并蓄、覆盖面很宽,有严整的逻辑体系和程序,定量和定性的信息都可采用,且根据输入信息的宽精度阀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