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首页 > 资料专栏 > 经营 > 运营治理 > 其他资料 > 危家坑中桥人工挖孔桩技术交底书DOC

危家坑中桥人工挖孔桩技术交底书DOC

fyzn
V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热门搜索
交底书 技术交底
资料大小:52KB(压缩后)
文档格式:DOC(9页)
资料语言:中文版/英文版/日文版
解压密码:m448
更新时间:2025/4/19(发布于安徽)

类型:积分资料
积分:10分 (VIP无积分限制)
推荐:免费申请

   点此下载 ==>> 点击下载文档


“危家坑中桥人工挖孔桩技术交底书DOC”第1页图片 图片预览结束,如需查阅完整内容,请下载文档!
文本描述
技术交底书
施工单位
桩基队
工程名称
 人工挖孔桩
交底日期
2011.05.10 技术交底内容
 为加快工程进度,控制施工质量,规范我合同段人工挖孔桩施工工艺流程及各工序的检测标准,现对我合同段人工挖孔桩下发如下技术交底,桩基施工队必须严格按照以下技术要求组织施工:
一、施工前准备
①根据设计图进行桩位的精确放样,经过复核无误后,在四周定出四个不易受到破坏的保护桩,用混凝土将护桩包好,并经常检查校核。
②根据桩基位置,将场地大致平整。桩周围设高80cm 左右的防护栏,吊架脚应安装在桩周围大于桩径40cm 以外的坚实地面处,井口周围2m范围内不准堆放杂物、余泥,并禁止车辆通行,挖出的泥渣要及时清运。孔口四周挖排水沟,做好排水系统;及时排出地表水,搭好孔口雨棚。
③安装起吊设备,布置好出渣道路;合理堆放材料和机具,使其不增加孔壁压力、不影响施工。
④孔内设软梯上落,并设置与孔壁锚固的半圆形网作遮拦,上落吊桶时工人只允许在网下操作。每次下井施工前均进行抽水、通风和有害气体检测工作。
⑤在桩孔边设立标志牌,注明桩底设计标高、桩顶设计标高及设计桩径、桩长等。
二、施工方案
1、挖孔
①每一根桩在施工前要设置带十字线的小木桩,在施工时不得任意移动,作为校核桩孔垂直度和桩中心是否偏位的依据。垂直度允许偏差0.5%,桩径不得小于设计值。
②对桩进行定位后,以桩心为圆心,以设计桩径+30cm为直径开挖桩孔,挖至50~100cm深后,修整孔壁,校正桩心,随后安装护壁模板,护壁厚15cm,首节护壁
交底人: 复核人: 接受人:
技术交底书
施工单位
桩基队
工程名称
人工挖孔桩
交底日期
2011.05.10 技术交底内容
壁混凝土,护壁要高出孔口原地面30cm,井圈宽度为40cm,以防地面水流入孔内。
③首节护壁当混凝土护壁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85%以上后,方可拆除模板,并将临时水准点引至井圈上作为控制桩底标高的依据。再安装好提升机具,进行下节桩孔开挖并施工护壁,如此循环进行,直至挖到设计标高。挖孔时,对于桩孔中土质地层采用人工直接开挖;对于砂砾层使用锹、风镐开挖。当遇到坚硬砾石层、地下水层时要第一时间通知项目部工程部,以便确定施工方案。
④挖孔过程中,随时观察护壁有无裂缝、变形现象,如有异常及时上报,避免塌方(严禁私自处理)以便采取加固措施。
⑤施工现场设置临时土方堆放场地,弃土装入吊桶内,用卷扬机提出地面后运至弃土场,桩孔周围不得堆土。
⑥在挖孔作业过程中断时,必须对孔口进行覆盖,以防落入杂物。
⑦成孔后,对孔底浮碴进行清理,同时用相同桩径的探孔器检查验收,并向质检工程师报验。(附:人工挖孔桩施工工艺流程图)
2.护壁施工
①护壁模板用三块2mm弧形钢模拼装而成,每步护壁支模时均以十字线吊中,从而保证桩位和孔半径的准确性。(附:护臂施工图)
②上、下节护壁间预留20cm空隙,以便下节混凝土施工,待下节护壁浇筑完成并拆模后用同标号混凝土填塞。
③当遇到地质条件不好的情况时,护壁内加8mm光圆钢筋,水平箍筋、竖向钢筋间距均为30cm。
④在挖孔过程中逐段在竖井内捣制,在较稳定的土层中,护壁每段高度取1m,当桩通过强透水层时,每段高度应在0.3~0.5m左右。
⑤护壁采用现浇砼护壁,护壁砼必须采用机械拌合,质量标号应满足设计要求。
交底人: 复核人: 接受人:
技术交底书
施工单位
桩基队
工程名称
人工挖孔桩
交底日期
2011.05.10 技术交底内容
护壁砼要密实早强,坍落度为3~5cm,且强度不得低于桩身砼强度。
⑥护壁砼振捣采用人工振捣,以免影响模外的土体稳定。护壁砼必须振导密实,不得出现空洞、漏浆现象。当护壁出现破裂、裂纹、坍落等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