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首页 > 资料专栏 > 质量 > 质量工程 > 品管工具 > 医疗质量持续改进方案DOC

医疗质量持续改进方案DOC

资料大小:6KB(压缩后)
文档格式:DOC(7页)
资料语言:中文版/英文版/日文版
解压密码:m448
更新时间:2025/4/19(发布于山东)

类型:积分资料
积分:10分 (VIP无积分限制)
推荐:免费申请

   点此下载 ==>> 点击下载文档


“医疗质量持续改进方案DOC”第1页图片 图片预览结束,如需查阅完整内容,请下载文档!
文本描述
医疗质量持续改进方案 ? ? 为了强化医疗卫生工作的质量意识和服务意识,坚持以病人为中心,提高服务质量,规范医疗行为,增加社会信任度,减轻病人经济负担和就医安全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管理办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以及卫生厅有关文件精神,特制定我院医疗质量持续改进方案。 一、医疗质量管理目标及对象 (一)管理目标: 医院科室医疗质量组织管理、诊疗技术规范、医院感染、合理用药、急诊急救、临床用血质量和安全、护理质量、单病种质量管理。逐步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建立任务明确的职责权限并相互制约,协调与促进质量保证体系,使医院的医疗质量管理工作达到法制化、标准化、设施规范化,努力提高工作质量及效率。通过科学的质量管理,建立正常、严谨的工作秩序,确保医疗质量与安全,杜绝医疗事故的发生,促进医院医疗技术、管理水平不断发展。 ? ? (二)管理对象: 1、临床科室: (1)外科系统:普外科、泌尿外科、骨科、神经外科、心胸外科、肛肠科、针刀专科、妇产科、耳鼻喉科、眼科、口腔科、麻醉科。 (2)内科系统:心血管科、肿瘤科(含血液科)、消化科、呼吸科、内分泌科、肾科(含血透室、风湿免疫科)、老年科、神经内科、ICU、急诊科、介入科、儿科、皮肤科、针灸科、推拿科、理疗科。 2、医技科室: 功能科、放射科、检验科、病理科。 二、医疗质量工作计划 (一)健全医院医疗质量管理网络: 为了达到医院医疗质量管理的全员参与、全部门控制、全过程控制,建立完善的医疗质量管理体系。 1、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 2、病案管理委员会 3、医疗质量督导组 4、科室质控小组 (二)加强全员质量意识 1、所有新进院人员(新调入和新分配人员)进行岗前培训时,培训内容应包含有关医疗质量管理的内容。 2、各科质控医师学习有关医疗质量管理指标、方法,以加强各科的医疗质量管理力量。 3、制订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等方面的奖惩细则,使全体职工了解医院管理,参与医院管理。相关职能科室以此为依据对各科室进行奖惩。 (三)医疗质量管理流程 1、个人目标质量管理:职工根据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和员工手册的要求进行自我管理。 2、基层质量管理:由科室主任、护士长和科秘书等组成质控组,负责本科的质量管理。 3、中层质量管理:由相应的职能科室分工合作进行。其中护理部负责护理系列的质量管理;院感科负责有关院内感染和合理使用抗生素方面的管理;门诊部负责门诊各诊室的医疗质量的具体管理;药剂科负责处方质量及协同院感科进行抗生素管理;医务处负责全院各临床科室的环节质量管理及终末质量管理。 4、高层质量管理:由医院领导对医院的医疗质量管理进行决策,提高医院的基础质量水准。 三、监测指标及主要措施 (一)临床科室: 1、要求各临床科室成立以科主任、护士长、科秘书等组成的医疗质量管理小组,根据医院的质量管理计划、方案、医疗指标制订本科室的质量管理计划方案及完成计划的措施,每月对本科室的病历质量、医疗工作质量、医疗指标完成情况,质量教育情况进行自查、自评,每季进行一次小结,找出存在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建立本专科诊疗技术常规和特殊治疗操作规范。严格执行各种医疗工作规章制度,要求各科年青医师基础质量“三基”考核合格率在100%,年终有质量管理总结。 2、全院临床科室总医疗指标:根据各科前三年实际完成的指标数为依据,制定各科各项医疗指标。在抓好服务质量与医疗质量的同时,有效的缩短平均住院日,院总出院病人平均住院日为≤18天,病床周转次数为20天/年,治愈好转率为≥95%,院总药占比控制在57%以内,其余指标继续达到三甲医院标准,病床使用率≥85%(重点专科≥90%);手术前后诊断符合率≥90%,临床诊断符合率≥90%;甲级病案率≥90%,无丙级病历,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85%;院内感染率≤10%,出入院诊断符合率≥95%,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率≤0.5%;住院产妇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