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描述
农村小学数学两极分化的成因与对策研究开题报告
河北省邢台县龙泉寺乡中心学校??尚新智
时间:2016年5月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1、问题的提出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新的教学理念不断深入课堂的每一个环节,课堂教学的面貌焕然一新。然而,对于小学生数学成绩两极分化的现象却出现了相对严重的态势。我校有许多留守子女,他们在性格、行为习惯、学习成绩等方面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差异,特别是在数学学习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因为数学是一门循序渐进的学科,前后联系性很强,小学低年级如果学不好,直接影响学生后面的学习和发展。两极分化的问题在我校学生中严重存在,影响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为此,我们确定了以“关于‘两极分化’现象的原因与对策研究”作为研究课题。
2、研究的必要性
开展“关于‘两极分化’现象的原因与对策研究”,是我们小学数学教学发展的整体需要,也是我们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在我们的教学任务繁重、研究时间少,同时由于长期受到应试教育等原因的影响,对新课程、新理念存在理解上的片面性,使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依然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以教师控制为主,学生参与率低、课堂目标不能很好达成、教学质量低的现象。所以如何把新课程的理念内化为教师的观念、外化为教学行为,促进学生有效的学习,是我们整体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
3、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1)、通过研究可以让我们认识小学数学学习出现分化这一现象的本质和原因。
(2)、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应对策略,从而缓解小学数学两极分化。
(3)、研究影响学生学习造成学生数学学习两极分化的各种因素产生作用的方式、途径、后果和整个过程,分析各种因素产生的根源和影响学生学习,造成学生学习分化的途径以及整个过程。。
二、课题名称的界定和解读
1、课题名称关键词:数学??两极分化??成因??对策
2、研究的范围:农村小学生数学两极分化现象
3、研究方向和角度:
1)、探讨新课改下教师的教学过程与方法,分析学生数学学习两极分化的主客观因素,并由此改进教师的教学过程与方法。
2)、构建缓解两极分化的有效课堂教学模式。
4、课题名称的解读:
两极分化:首先,两极分化中的关键词为“两极”,根据《现代汉语词典》可将其解释为两个极端,延伸结合到我们教学来说,一个极端为优秀,即优生;另一个极端为学困生。其次,优生与学困生是相对而言的概念。在班级中,两极分化刚产生时,优生占少数,学困生也占少数,而既不是优生又不是学困生的人数占绝大多数。只有当两极分化到非常严重的程度时,不仅学困生的数量有变化,而且,学困生与优生的差距也越来越大,这就是两极分化。
对策:解决问题的办法和策略。
成因:数学两极分化现象的形成原因。
三、课题研究的步骤和举措
1、课题研究的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6年5月—2016年6月)
确定具体的实验对象,联系相关的学科教师予以帮助,请教育骨干对实施方案进行可行性论证,制定出简单的实验构想。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6年9月—2016年11月)
制定阶段实施计划,并进行相关问卷调查和个案分析,在教学过程中及时反思,寻求对策、方案,有重点的进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