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料专栏 > 论文 > 技研论文 > 研发技术论文 > MBA硕士论文_不同市场结构和竞争模式下在位创新企业技术许可策略研究(56页)

MBA硕士论文_不同市场结构和竞争模式下在位创新企业技术许可策略研究(56页)

资料大小:7862KB(压缩后)
文档格式:DOC
资料语言:中文版/英文版/日文版
解压密码:m448
更新时间:2015/7/1(发布于吉林)
阅读:2
类型:金牌资料
积分:--
推荐:升级会员

   点此下载 ==>> 点击下载文档


文本描述
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摘要

技术许可是企业技术创新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专利制度下技术转移的重要

形式,也是专利拥有者通过技术市场获得技术创新收益的一种重要途径。技术许可

作为当今除自主创新以外最迅速和有效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方式,对其进行研

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技术许可相关文献的回顾,发现现有研

究存在以下不足:第一,大部分文献都假定企业的研发结局是确定的,而事实上研

发结局往往是不确定的,研发结局不确定情况下的技术许可策略问题更值得研究;

第二,现有文献还没有涉及到对网络外部性和消费者具有不同质量偏好情况下的最

优许可策略问题的研究;第三,从供应链上下游的角度对技术许可问题进行研究还

未得到足够的重视,这方面的研究也缺乏系统性。

本文首先在差异化的Stackelberg框架下研究了研发结局的不确定性对最优许可

策略选择的影响。我们建立了一个三阶段(即研发阶段、许可阶段和生产阶段)双

寡头博弈模型,分析了产品异质性和技术溢出对随机研发企业最优许可策略的影响。

研究表明:(1)固定费许可和产量提成许可的优劣与产品异质性和技术溢出密切相

关;(2)当技术溢出程度较低时,两部制许可为最优的许可策略;(3)产量提成许

可和两部制许可下,最优的提成率取决于技术溢出的程度,且提成率有可能高于许

可后受许可方成本降低的程度。

其次,在研发成功后的正常产品市场上,本文在差异化的Stackelberg框架下对

Wang (2002)的研究进行了拓展。研究表明:(1)非显著性创新下,产量提成许可总

是优于固定费许可,显著性创新下,当产品差异程度较大时产量提成许可优于固定

费许可,当产品差异程度较小时固定费许可和产量提成许可均不会发生。这一结论

与Wang (2002)有很大的不同;(2)不管产品差异程度和创新规模如何,两部制许可

总是优于固定费许可;(3)非显著性创新下,两部制许可总是优于产量提成许可,

而显著性创新下,根据产品替代程度的不同,最优的许可策略可能是两部制许可也

可能是产量提成许可。此外,本文还从供应链上下游市场的角度,研究了下游市场

的技术许可决策。研究表明:(1)上游潜在进入者的进入决策受进入成本、下游在

I

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位创新者的许可决策、下游企业间的技术差距和下游市场上产品间的替代程度的影

响;(2)下游创新者是否实施许可与其创新规模、下游企业间的技术差距以及上游

潜在进入者的进入决策有关。

最后,在研发成功后的网络产品市场上,本文在考虑网络外部性和消费者质量

偏好差异的情况下,通过建立多阶段Stackelberg博弈模型,对在位创新企业的最优

许可策略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1)对位创新者来说,无论网络效应强度如何,

固定费许可均不是最优的许可策略,随着网络效应强度增加,最优的许可策略由产

量提成许可变为两部制许可;(2)对消费者来说,无论网络强度和产品质量差异如

何不许可策略总是占优策略;而在许可发生时,固定费许可下消费者剩余最大,产

量提成许可下消费者剩余最小。(3)从提高社会福利的角度来说,无论网络效应强

度如何,产量提成许可均不是最优的许可策略。此外,本文还从供应链协调的角度

研究了供应商的批发价格决策、网络效应强度、市场规模和潜在受许可方的研发投

入对在位创新者最优技术许可策略选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对于在位创新

者而言,不论市场规模、网络效应强度和潜在受许可方的研发成本如何,两部制许

可为最优的技术许可策略;(2)产量提成许可和两部制许可可以有效降低因“双重

边际效应”给供应链带来的效率损失,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供应链的协调。

关键词:技术创新 技术许可 产品异质性 网络效应 消费者偏好

供应链协调 博弈论

I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