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料专栏 > 财税 > 金融机构 > 银行综合 > 商业银行信贷业务(doc 181).rar

商业银行信贷业务(doc 181).rar

邵阳商业***
V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热门搜索
银行信贷 信贷业务
资料大小:215KB(压缩后)
文档格式:DOC(173页)
资料语言:中文版/英文版/日文版
解压密码:m448
更新时间:2016/10/31(发布于湖南)
阅读:25
类型:积分资料
积分:25分 (VIP无积分限制)
推荐:升级会员

   点此下载 ==>> 点击下载文档


“商业银行信贷业务(doc 181).rar”第1页图片 图片预览结束,如需查阅完整内容,请下载文档!
文本描述
第一章商业银行信贷概述引言信贷业务是商业银行各项业务的核心和主体,是商业银行盈利的主要来源。信贷业务在各国商业银行的资产中,始终是最重要、最稳定的盈利资产,而且对商业银行拓展其他业务包括存款业务、中间业务、表外业务等也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科学地认识信贷本质,加强信贷管理,对管好、用好信贷资金,充分发挥信贷的经济杠杆作用,提高信贷资金运用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第一节商业银行贷款的范畴与地位一、商业银行贷款的范畴及特征商业银行贷款的概念信贷是一种借贷行为,它是以偿还本金和付息为条件的特殊价值运动。从经济内容看,就是债务人与债权人由借贷而形成的债权债务关系,体现着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是从属于商品货币经济的一个范畴。银行的信贷活动是货币资金流通的重要方式。银行信贷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含义。广义的信贷,是银行的存款、贷款、结算等信用业务的总称,包括银行的主要的资产业务、负债业务、中间业务。广义的银行信贷与银行信用为同义语。狭义的信贷,就是指银行发放贷款。贷款又称放款,是指银行以债权人的身份将资金的使用权有偿转让的授信行为。贷款是商业银行最主要的一项资产业务,是商业银行利润的主要来源,是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配置的主要方式之一。(二)商业银行贷款业务的发展1.国外商业银行贷款业务的发展现代商业银行是以获取利润为经营目标,以多种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为经营对象,具有综合性服务功能的金融企业。进入世纪以后,西方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得到较快发展,就从美国商业银行看,其国内贷款种类主要分为以下几种:(1)对金融机构贷款。主要包括对往来银行、外国银行、投资银行、储蓄放款协会、信用社及其他金融性公司的贷款。尽管大多数金融机构均通过出售商业票据来筹集资金并发放贷款,但仍要从其他商业银行借入短期资金。为了保证短期融资的需要和已签发的商业票据能够到期偿付,这些金融机构常与几家大的商业银行订立贷款限额协议,并可以在贷款限额以内随借随还,贷款的利息收支可以相互抵销。由于具有信贷限额协议的保证,再加上多为短期性需求,所以这类贷款通常是无抵押的贷款。在利率上也相对比较低,对于大的金融机构,通常采用基础利率再加上补偿额或协议承诺费的办法加以确定。(2)不动产贷款。不动产贷款常用于厂房或住宅建设、机器设备更新或维修、购置土地等。这种贷款放款期限长达年不等,商业银行所要承受的市场利率、信用、政策以及供求等风险较大,所以通常是用不动产作为抵押品,在贷款发生损失时,主要依靠不动产的净值收入来弥补。常用的抵押品有家庭住宅、公寓、店铺、办公楼、矿产、厂房、设备、厂基等。(3)消费者个人贷款。就其用途来讲,它主要用于消费者个人购买有价证券,购买汽车、信用卡、住房以及其他零售消费品等。其还款方式多为分期偿还,利率有浮动利率,也有固定利率。大多数贷款是抵押贷款。(4)农业贷款。农业贷款所占比重较小。农业贷款主要的发放者是专门从事农业贷款的金融机构及政府机构。商业银行的农业放款可以讲是一种拾遗补缺。其主要用途是帮助农民解决季节性开支和中短期投资的资金缺口问题。如购买种子、化肥、农药、饲料、改良土壤、购置机器设备及其他一些耐用消费品。(5)经纪人与证券交易商贷款。主要用于银行、证券交易商或经纪人短期购买有价证券。重点解决有价证券的包销问题。此类贷款通常是以有价证券作抵押的短期浮动利率贷款。(6)工商业贷款。它种类繁多,主要有:季节性的短期商品库存贷款以及设备更新、建筑物的基本建设等长期贷款。2.我国商业银行贷款业务的发展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国的银行发展经历了由高度集中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过程。我国银行的贷款业务像银行管理体制一样,也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主要表现在信贷资金管理体制和信贷资金供应体制的改革上。在信贷资金管理体制上,大体可分为五个发展阶段,即统存统贷、差额包干、实贷实存、信贷规模控制下的比例管理和完全的资产负债比例管理。(三)商业银行贷款业务的基本特征商业银行贷款作为一种借贷行为、一种以偿还本金和付息为条件的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不论其存在的社会形态有何不同,或以何种具体形式出现,其基本特征都是一样的。1.贷款的基本特征。贷款是信用的一种形式,属于银行信用。它的基本特征与信用的基本特征是一致的,即:(1)是一种借贷行为。在贷款活动中,至少有两个当事人,即货币的贷出者和借入者,其中货币的贷出者成为债权人,而借入者则成为债务人,从而形成债权债务关系,这种关系,就是信用关系。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信用关系虽然体现不同的社会生产关系,但都是由借贷行为的发生而确立的。(2)具有偿还性。偿还性是指借款人要按约定借款期限、借款数额偿还贷款。偿还是贷款的内在要求。不还款不能称其为贷款,而是拨款、赠款。借款就必须偿还,这是信用的本质特征。马克思在研究信贷资金运动时曾指出:“这个运动——以偿还为条件的付出——一般说就是贷和借的运动,即货币和商品的只是有条件让渡的这种独特形式的运动”(《资本论》第三卷页,人民出版社年版)。又说:“它既不是被付出,也不是被卖出,而是被贷出”(《资本论》第三卷页,人民出版社年版)。银行发放贷款是暂时转让贷款的使用权,而保留所有权,是两权分离的资金运动,这与非信用形式的资金运动有着本质的区别。(3)具有增殖性。增殖性是指借款人在还贷款时要按约定的利率支付利息,连同贷款同时归还贷款人。收回贷款的本息高于贷款数额,这就是贷款的增殖性。增殖性也是信贷活动的内在要求,因为在商品经济条件下,经营信贷业务与从事其他经济活动一样,都是为了获取一定的利润。银行在经营信贷业务时,要耗费一定的费用,如果贷款不收取利息,这些费用就得不到补偿,经营活动也就要停止,因此收取利息,也就成为贷款活动的内在要求。有的国家银行贷款不收利息,中国也发放过无息贷款,但这只是一种特例,并不反映信贷的本质特征。2.社会主义商业银行贷款的特征信贷活动必然体现社会的生产关系,由于资本主义社会制度与社会主义社会制度有着本质的区别,所以我国商业银行贷款业务除具有信贷的一般特征外,还具有特殊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社会效益性。我国商业银行的信贷服务于人民利益,以促进生产发展和改善人民生活为根本目的,虽然也要求获得一定的利润,但不以单纯追求利润为目的,而是以提高社会效益为宗旨。资本主义商业银行信贷的目的则是追求最大限度的利润,哪里有利润便向哪里投放。(2)统一性。我国的银行信贷主要是国有商业银行从事的。国有商业银行从事的所有信贷业务都是在中央银行的统一政策、统一计划、统一领导下进行的。信贷是国家手中掌握的重要经济杠杆。(3)计划性。我国正在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计划作为一种调节经济的手段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国每年都要制定全社会信用规划、全国信贷收支计划、货币发行计划等,对金融进行有计划的宏观调控与管理。二、银行贷款在商业银行业务中的定位(一)国外商业银行贷款在银行业务中的地位西方国家商业银行是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它是以货币作为经营商品的特殊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是商业银行经营的基本目标和原则。其最基本的职能就是向适当的借款者提供贷款。同时,它们的信贷服务也促进了西方国家经济的发展。因此,西方国家商业银行贷款业务是其最重要的业务之一,发挥着重要的作用。1.信贷业务是商业银行资金运用和利润来源的主渠道。以美国商业银行为例,美国商业银行的资产可分为四大类:现金资产、证券投资、贷款和固定资产。其中现金资产及固定资产属非盈利性资产,占比很小。商业银行的主要营利来自对顾客的贷款。贷款是商业银行最重要的资产。在美国,贷款约占银行总资产的。2.在现代商业银行的业务中仍居于重要地位。近年来,西方商业银行国内贷款业务虽有所下降,但随着国际经济、金融全球化的发展,其国际信贷的功能与作用日益增强。国际信贷业务的对象绝大部分是国外借款者,银行提供信贷的目的几乎完全是为了获取利润。因此,银行在对外提供信贷的过程中,在程序、方法等诸方面都存在一些区别于国内业务的特点。(二)我国商业银行贷款在银行业务中的作用贷款业务在我国商业银行的整体业务中,居于比西方商业银行更加重要的位置。1.贷款是商业银行资金运用的最主要形式。从我国商业银行资产构成看,其资产主要有现金资产、贷款、投资和固定资产四大类。(1)现金。现金资产包括库存现金、法定准备金、存放同业的存款和托收未达款等。现金资产具有高流动性和低盈利性的特征,商业银行一般在确保负债和资产流动性需要的前提下,尽量减少现金资产的占用量,以降低机会成本,扩大盈利性资产在总资产中的比重。(贷款资产是商业银行资产的主体,是商业银行取得利润的主要途径。贷款的规模和结构对商业银行经营成败具有关键意义。它是商业银行资产的主要部分。(3)投资。商业银行的投资主要是证券投资,它是以有价证券形式购入而形成的资产。在我国其投资对象主要是国库券。由于我国银行业现阶段实行的是分业经营,资产结构单一,银行债券持有额与金融资产总额的比例很低。(4)固定资产。固定资产是指商业银行拥有的房地产和设备。这部分开支应由银行的自有资金支付,每年都要摊提折旧费。2.贷款是商业银行获取利润的主渠道。贷款在我国商业银行资产结构中占有绝对高的比重。同时,现金资产和固定资产整体上不直接给银行带来利润收入,是非生息资产。而投资又受我国金融业管理体制和金融市场发育程度的限制,渠道少,占比低。因而,在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性资产中,贷款资产占比在以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同时,由于贷款资产的利率水平要高于其他资产,保证了其具有高盈利性。因此,贷款资产的规模、质量和结构情况对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乃至生存发展,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3.贷款可以推动其他业务的发展。在现代信用货币流通条件下,贷款只有一小部分以提取现金的方式流出银行体系,大部分通过转账结算的方式形成企业的存款。而这些派生存款又可以成为银行的资金来源再行发放贷款。同时,商业银行还可以充分发挥信贷杠杆的渗透和扩张功能,推动其中间业务的发展,促使自身走上良性循环的经营轨道。三、商业银行贷款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一)我国商业银行贷款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意义我国商业银行贷款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主要表现在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上。从宏观经济层次讲,商业银行贷款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调节、监督、管理、反馈的职能;而从微观经济层次讲,商业银行贷款则直接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1.社会主义信贷的职能。社会主义信贷的职能主要有:(1)聚集和经营社会资金。这是社会主义信贷的基本职能。在社会主义条件下,银行通过信用方式,把分散在社会各阶层、再生产各个环节中的资金集中起来,形成一个巨额资金,再通过贷款或投资等方式把这些资金投放于生产或流通领域,促进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规模不断扩大,并获取利润。(2)调节经济活动。社会主义信贷在国民经济总量调节方面,通过信贷总规模的扩张或收缩,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趋势。(3)管理与监督经济活动。首先,利用信贷关系对企业经济活动施加影响,强化行为约束,以促进其合理有效地使用资金。其次,以法律性管理监督作保证,如签订借贷款合同、制定信贷法规等,以保证信贷活动正常有序地进行。(4)反映经济活动。在社会主义信贷主要集中于银行的条件下,所有独立核算的经济单位,都要在银行开立账户,与银行发生信贷结算等业务关系。银行通过与企业的业务联系,记录着各单位的收付情况和信贷资金的运用情况;同时,中央银行还代理国家金库负责外汇收支的清算,国家的财政收支和国际收支也都通过银行进行调拨收付。通过银行信贷资金的增减变化,不仅能够反映个别经济单位的经济活动情况,而且能够综合地反映整个社会再生产,反映国家财政收支、信贷收支和外汇收支的平衡情况。2.商业银行贷款的作用。一般表现在五个方面。(1)促进生产的发展和商品流通的扩大。在我国,发展生产和扩大商品流通的资金需要,主要是通过银行信贷来筹集和发放的。(2)促进企业技术进步,扩大再生产能力。企业扩大再生产能力有两种途径:一种是进行基本建设、新建项目,即进行外延的扩大再生产;另一种是在现有企业生产设备的基础上,进行技术革新、改造,即内涵的扩大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