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描述
道路改造工程设计说明
一、设计依据
《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CJJ193-2012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
《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技术规范》JTJ073.2-2001
《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CJJ169-2012
《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092-96
《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 《公路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JTJ/T01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GB50332-2002
其它有关的设计规范及标准。
二、工程概况和现状介绍
工程概况:本项目位于平坝区齐伯镇,为路面改造道路改造工程,分为两条改造道路,一号线长2112.803米(共设8处错车道),二号线长1352.353米(共设4处错车道),全长3465.156米,单车道,路面宽4.5m,时速15Km/h。考虑本地区香樟树较多,故绿化种植采用香樟树,共224株。
道路现状:本项目现有道路为水泥混凝土路面,大部分路段路面破裂、局部下沉。
三、实施方案
3.1 原有道路处理方案:
3.1.1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病害
水泥混凝土路面损坏可分为:断裂类、竖向位移类、接缝类和表层类四种类型。断裂类主要指纵、横、斜向裂缝和交叉裂缝、断裂板等;竖向位移类主要指沉陷和胀起;接缝类主要指裂缝的填缝料损坏、唧泥、错台和拱起等;表层类主要指坑洞、露骨、网裂和起皮、粗集料冻融裂纹、修补损坏等。
3.1.2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的处治对策
3.1.2.1裂缝修补
水泥混凝土路面裂缝型式多样,处治时要根据具体情况采用相应的技术措施。缝宽不足0.5mm 的非扩展性表面裂缝,采用压注灌浆法;局部性裂缝,且缝口较宽时,采取扩缝灌浆法;对贯穿全厚的裂缝,采用条带罩面法。对裂缝宽度大于 3mm 的裂缝,用环氧树脂与固化剂搅拌均匀后直接灌注。
3.1.2.2 接缝修补
接缝施工时,为保证清缝质量,对杂物充填较多的纵缝,必须用切缝机切割,其它缝也应用铁铲对杂物和老化的填料进行清理,然后用高压气体吹净。对加热型填缝材料,按规定进行熔化,使其具有较好的流动性,加热温度不宜过高、过低,时间不宜过长,以避免材料老化或流动性较差。用黄油枪或扁嘴铁壶沿缝方向均匀浇灌加热后的填缝料至缝填满为止(不宜过高或过低),灌缝深度至少应大于1.5cm。灌缝应在路面干燥及路面板下没有积水时进行,保证填料与缝壁粘接牢固且不被高压水剥离、挤出。
3.1.2.3局部修补
对出现错台的板块,先采用压浆调整,恢复平顺,调整后仍有高差,且错台量小于10mm,可用建筑磨平机打磨掉高出的部分或人工凿除高出部分,凿除(打磨)宽度一般为10~30cm。错台量大于10mm 的,在低的一侧用沥青砂或细粒式沥青碎石衬平,衬补长度按高差的1~2%,也可用聚合物水泥砂浆薄层修补。修补前应用钢丝刷将原路面清理干净。大面积麻面、露骨、平整度差等结构性病害,常采用沥青混凝土罩面处理,处理厚度应大于2.5cm,罩面前要对破碎板及整个路面进行修补和压浆处理。一般的麻面可不作处理,只对露骨严重部分作整段处理,可用聚合物砂浆作薄层处理。一二号改造线路采用20cm混凝土进行局部修补。
3.1.2.4破碎板块修补
采取换板方式处理水泥混凝土路面严重破碎板,即挖除整块破碎板,然后浇筑水泥混凝土,板厚与原面板厚度一致,但一般不宜小于24cm,否则可采用钢筋混凝土进行修复。板角断裂等破损采用局部修补方式,即对板角断裂的部分渐除成正方形或矩形,在原板壁上加装传力杆后,在凿除位置浇筑混凝土。其具体工艺流程为:板块破碎、凿除→基底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