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描述
西安市基础教育小课题研究实施方案(开题报告)
时间:2020.10.10 立项号
2019XKT-XXYW063
课题名称
微课在小学语文知识点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负责人
所在单位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微课在小学语文知识点教学中存在诸多问题,具体表现在:
(一)会做不会选,实效性不强。
目前大部分教师都能做一节完整的微课,但微课选材定位不准,只关注教学形式而忽略实效性,无法为学生知识点的学提供良好体验是普遍存在的问题之一。
(二)质量良莠不齐,针对性不强。
微课做为一种新的教学形式进入小学语文课堂及学生学习生活的时间还较短,呈现给学习者的内容既有各类培训机构整理的,又有一线教师创作的,质量良莠不齐,数量整体偏少。特别是针对语文知识点学习的内容更少,这和当前微课教学研究不够深入,缺乏有针对性地系统地制作有相当大的关系。
(三)知识点教学难以全方位兼顾,学生掌握差异性大。
语文知识点其实就是语文知识学习的最小单位,最具体的内容,教师在教学中往往无法全方位兼顾,或是虽已兼顾却得不到学生的重视,或是虽得到学生的重视但因理解和接受能力有限,无法及时消化吸收。
二、课题研究的价值
(一)理论价值
在网络时代,随着信息与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微课也将具有十分广阔的教育应用前景。无论对学生还是教师而言,微课无疑都是一次教学改革:它将促成一种自主学习模式;同时,微课还提供了教师自我提升的机会最终达到高效课堂和教学相长的目标。它无论是对学生的学习、教师的教学实践以及教师的专业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不仅如此,微课程的发展也必定引发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数字化教学改革。
(二)应用价值
把微课和语文知识点结合开发,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可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由于微课的选题与制作是就课文的某一知识点而进行,内容聚焦,时间仅5-10分钟,可以让学生用很少的时间就突破难点。课前看可以让学生的自主预习更有针对性,从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课中看可以优化课堂结构,激发学习兴趣,激活课堂,提高学习效率。课后看一部分学困生可以通过课后反复观看微课,解决学习困难,提升学习成绩;而班内的优等生可以通过微课进行课后拓展,提高学习难度。所以对于学生而言,微课能更好的满足学生对不同知识点的个性化学习、按需选择学习,既可查缺补漏又能强化巩固知识,是传统课堂学习的一种重要补充和拓展资源。
课题名称的界定和解读
一、课题名称的界定
微课的概念:(胡铁生,2013,微课定义3.0版),微课又名“微课程”,是“微型视频网络课程”的简称,它是以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如重点、难点、疑点、考点等)或教学环节(如学习活动、主题、实验、任务等)而设计开发的一种情景化、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在线视频课程资源。
二、课题名称的解读
微课在小学语文知识点教学中的实践研究:指微课和语文知识点学习结合开发,实现信息技术与语文知识点教学的深度融合,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效率和自主学习能力,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它在教学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将革新传统的教学与教研方式。课题小组认为“微课”在本质上是完整的教学活动,还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等辅助性教学资源。有效使用微课可以促进学生轻松学习学科知识,提高教师微课制作水平,建立资源库,实现微课资源共享和语文教学的高效性。
课题研究的步骤和举措
一、研究的目标
(一)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以研促学,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自主选择微课学习内容,改变学习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
(二)研究和探索微课的优势,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途径和方法,利用微课来优化课堂结构,丰富教学内容,增强学习体验,实现语文教学的高效性。
(三)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