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描述
韩家砭特大桥
人
工
挖
孔
桩
桩
基
技
术
交
底
韩家砭特大桥
人工挖孔桩桩基技术交底
一、项目概况
韩家砭特大桥位于安塞县高沟口镇韩家砭村以南,多次斜跨长尾河,及沿线石油注水井。桥址区长尾河常年流水,水量不大,遇雨季有多条支流冲沟及坡面流水汇入,流量增大。据附近工点地表水水质分析成果表明,桥址区地表水对混凝土无腐蚀性。
根据工程地质调绘和钻探揭示,结合岩土体的工程地质特征,桥基土分为8个工程地质层,自上而下,分述如下:卵石(杂灰色)[fa0]=500kpa、黄土状土(褐黄色)[fa0]=120kpa、卵石(杂灰色)[fa0]=600kpa、新黄土(浅黄色)[fa0]=150kpa、卵石(灰褐色)[fa0]=180kpa、强风化泥岩(褐黑色)[fa0]=700kpa、强风化砂岩(浅灰色)[fa0]=800kpa、中风化砂岩(深灰色)[fa0]=1200kpa。
二、挖孔桩施工方法
(一)、施工准备 1、三通一平
根据施工计划统一规划,做好“三通(通电、通水、通车)一平(平整场地)”的准备工作。修建施工便道,设置供水供电系统,对于陆上干处应清除杂草并进行施工场地的平整。 2、测量放样
根据图纸设计坐标以及经过技术人员和监理工程师共同审核无误的桩位坐标采用全站仪进行桩位放样,设置护桩,并测出桩位处原地面高程,报请监理工程师检验。
(二)、孔口护壁 1、孔口防护:孔口周围用型钢或钢管制成框架或围圈予以围护,其高度高出地面1m,防止人畜掉入孔内。孔口用砼护壁,锁口高出地面30~50cm,防止土、石、杂物滚入孔内伤人。护壁总高度根据地质情况而定。孔口四周开挖排水沟,及时排除地表水;搭好孔口雨棚;安装提升设备;布置好出渣道路;合理堆放材料和机具。 2、支撑护壁:
本工程挖孔桩采用模筑砼护壁,模筑混凝土采用C25素混凝土,厚度20cm,挖孔直径应比设计桩径大40cm,护模内径应不小于设计桩径。拌和砼时,原材料需过秤,严格按照实验室配合比拌和。 3、现场标志牌:
a、墩台号、桩位号及桩位地质柱状图。
b、挖孔操作规程及有关人员分工表。
(三)、挖孔 1、采用模筑砼护壁时,井口应作防护,开挖井孔前,就地挖沟为模,灌注厚20cm,深100cm的砼环圈,露出地面30~50cm,用以加固井口,并防止地表水或杂物掉入孔内。 2、护壁混凝土模应连续拼装,现浇混凝土达到强度要求后方可拆模。 3、在井口浇筑完成后,项目部技术人员将对护桩进行复测,同时测量出孔口标高,定出下挖深度。施工队应积极配合,记录数据,下挖深度不低于交底孔深。 4、挖孔采用人工开挖,上部粘土夹碎石部分直接采用锹镐开挖,扒杆配合卷扬机提升。 5、下部岩石部分采用风枪钻孔,小炮补破。爆破采用浅眼松动爆破,严格控制炸药用量并在炮眼附近加强支护。孔内爆破后,先通风排烟15min,并经检查无有害气体后,方可下孔继续作业。有水眼孔要用防水炸药,尽量避免瞎炮。 6、当桩底进入倾斜岩层时,桩底应凿成水平状或台阶形。 7、挖孔过程中,应经常检查桩孔尺寸、平面位置和竖轴线倾斜情况,如有偏差应随时纠正。在每层护壁浇筑时,都应依据护桩进行对中,确保每层护壁满足设计要求。 8、桩孔挖掘及护壁两道工序必须连续作业,不宜中途停顿,挖孔过程中如孔底有地下水,要及时进行抽排水,以保持基底的干燥。 9、挖孔时,要注意施工安全。挖孔工人必须配有安全帽、安全绳,必要时搭设掩体,取出土渣的吊桶、吊钩、钢丝绳、卷扬机等机具,必须经常检查。 10、桩孔应安设牢固可靠的安全梯,以便于施工人员上下。若孔内产生的污染物超过规定指标时,必须采取通风措施。挖孔工作暂停时,孔口必须罩盖。 11、开挖过程中应经常检查了解地质情况,每个进尺两米应留取渣样,若与设计资料不符,提出变更设计。
(四)、成孔检查 1、挖孔达到设计标高时,应检查孔底地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