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描述
人工挖孔桩 技术交底
编号:德上A4-004 2010 年 11 月 04 日
工程名称 桥梁工程 里 程 K12+940~K15+400
设计图号 施工部位 桩基础
技术交底内容:
1、施工工艺
1)挖孔桩施工工艺流程图
2)施工准备
初步放样测量后,用机械将桩基位置清理平整。挖孔前,测量人员进行桩位精确测量,报测量监理工程师复测合格后,由此桩位设置护桩便于桩位的控制和检查。
3)挖孔
开挖前先施工桩孔锁口,锁口厚度30cm,高于地面20~30cm。
根据不同的地层采用不同的挖孔方式。对于表层比较松软的耕土、粘土、粉土、砂层和卵砾石等采用铁锹、铁镐挖掘;挖至强风化和中风化基岩时,用风镐开挖;对于部分中风化和微风化基岩,人工挖掘有困难时,采用浅眼松动爆破施工。桩孔开挖分节进行,每节开挖深度0.6~1m,开挖一节,立即进行孔壁支护施工。
孔内挖土时,孔内配备照明和通风设施。照明采用36V低压防水灯。孔深超过10m时必须进行孔内通风,送风采用鼓风机,风量不小于25L/s,送风管直径不小于10㎝。经常检查送风管是否被勾破露风,有洞即补。出风管口距操作人员不大于2m。
孔内提渣采用带有自锁装置的电动提升机,卷扬机钢丝绳直径不小于10mm。出渣桶采用铁质自翻桶,渣桶到达孔口,转动提升机转臂,将渣桶移至孔外,拔掉固定插销进行倒渣,倒渣时渣桶必须离开孔口,以防渣土落入孔内伤及孔内人员。出渣不得随意往下坡倾倒,必须根据现场要求运弃至指定地点。
挖孔过程中,必须经常检查桩孔尺寸、垂直度和平面位置。每开挖一节,从孔口吊垂线检查桩孔中心和垂直度,桩孔尺寸、圆顺度采用自制模型(可按照桩孔直径用Φ16钢筋制作圆环,中间带十字架)进行检查,确保桩孔不缩径、不倾斜。
4)孔壁支护
桩孔护壁混凝土标号为C25,施工时严格按照配合比进行拌制。开挖一节浇筑一节护壁砼,护壁厚度10~15㎝。开挖完成立即支护,不得间歇停顿。
护壁模板必须采用钢模制作,加工尺寸准确,圆顺。在护壁模板使用过程中如发生变形,必须及时校正。模板要求圆顺,加固牢靠,在护壁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不得变形、跑模。护壁混凝土浇筑时捣固密实,不得出现蜂窝、空洞等缺陷。
在孔口土质较差地段,护壁采用钢筋加固,竖向钢筋为Φ12钢筋,间距30cm,横向箍筋采用φ8钢筋,间距25cm。在上节护壁施工时,将竖向钢筋打入下节15cm左右,以便在下节护壁施工时能将竖向钢筋搭接牢固。
5)成孔
挖孔达到设计标高后,应进行孔底处理。必须做到孔底平整、无松渣、污泥及沉淀等软层。清理完成后用探孔器验孔,并报监理工程师进行桩孔验收。
6)钢筋笼安装
钢筋笼验收合格后,运往施工现场。钢筋笼分节吊装入孔,节段钢筋笼主筋预先计算确保同一截面上主筋接头率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下放钢筋笼,先下底节,上一节钢筋笼的主筋应与下一节钢筋笼的对正,接头采用螺纹套筒连接,套筒连接采用力矩扳手检查拧紧程度。吊装时,严防钢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