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描述
侵犯商业秘密方式
(1) 商业洽谈,涉及商业秘密的要约定承担保密义务。 (2) 在实际情况可行的时候,要使用非描述性的和非明显昭示的项目名称和代码。 (3) 电子邮件和语音信箱密码要进行防护,发出信息时要多加小心。 (4) 所有的商业秘密文件要放置在安全场所。 (5) 要妥善处置所有商业秘密文件,使得他人不能从垃圾中重新得到这些信息,特别是你不在办公室的时候。 (6) 对装有商业秘密文件的所有信封和包装要给以足够的重视。 (7) 离开会议室带走所有文件;擦掉黑板上的所有粉笔字迹。 (8) 客户和其他人在企业的任何指定区域,除会议室外,都要有人陪同。 (9) 在家人、朋友、室友或其他来访者面前不要随口说出商业秘密。 (10) 对员工要经常进行保密教育。
1) 不要用手机和无线电话讨论商业秘密。 (2) 不要在公共场所谈论商业秘密或者审阅文件。 (3) 不要将商业秘密文件放在别人容易看得到的地方。 (4) 不要通过酒店或会议中心的人员收发或复印商业秘密文件。 (5) 不要在无人值守情况下,将商业秘密文件放在会议室、复印和传真室。 (6) 不要把文件中使用的代码和项目名称换成真实的名称。 (7) 非因公务目的,并且没有防护措施,不要把商业秘密文件带出办公室。 (8) 在讨论商业秘密的时候,不要敞开房门。 (9) 不要与正在洽谈生意的重要客户一道出现在公众场合。 (10) 不要对商业秘密漫不经心、麻痹大意。
当前,窃取中国企业商业秘密的,既有国内企业的竞争对手或专业窃密人员,也有国外经济间谍或情报人员, “欢声笑语”、“友好窃密”成为窃密的主要途径,其手段多种多样,既有合法的,也有非法的,从形式上看,分成直接手段和间接手段。
窃取企业商业秘密间接手段主要有十八种: 间接手段则是以与竞争对手及其雇员有联系的人员为对象,间接获取商业秘密的手段。其目标主要针对下列相关人员,通过走访、了解、复制材料、拷贝数据、有偿服务(交换)等方式,以达到获得间接获取商业秘密目的。这已经成为当前企业或企业家疏于防范的泄密的重要渠道。
1、单位的科研人员;
2、原材料供应商;
3、模具制作商;
4、半成品生产商;
5、销售商;
6、仓储公司;
7、创意策划、设计者、广告商;
8、翻译人员;
9、计算软件开发商;
10、打字店业主、印刷业主;
11、各类顾问、律师;
12、新闻记者;
13、税务、海关、商检等行政执法人员;
14、政府涉密人员;
15、银行职员;
16、中介服务、评估、审计机构;
17、小偷;
18、废品回收者。
窃取企业商业秘密直接手段主要有三十六式: ??? 1、跳槽手段。利用跳槽侵犯商业秘密,其主要形式有: ??? (1)、跳槽者钻原企业未建立商业秘密保护措施的空子,有意识地进行周密安排,“出嫁”带“嫁妆”,合法拿走商业秘密; ??? (2)、在原企业已采取严密的商业秘密保护措施的情况下,非法窃取,无故离开,跳槽到同行; ??? (3)、跳槽者将窃取的企业商业秘密出卖给跳入的企业,或作为个人技术股参股到新企业,坐收红利,甚至被“重金收买”; ??? (4)、跳槽者利用窃取的原企业的技术图纸、工艺决窍、工艺流程、配方、原料来源、客户名单、营销渠道等商业秘密,招收职员,自立门户,进行生产经营。 ??? (5)、经过蓄谋的侵权人或跳槽者策划、实施,促成高级管理人员、技术专家、甚至熟练操作雇员集体跳槽。 ??? (6)猎头公司经过策划,实施计划,并促成高级管理人员、技术专家跳槽。 ??? 2、乘虚手段。抓住企业没有采取商业秘密保护措施或“有名无实”的有利时机,利用企业职员的利益心、虚荣心理、自满心理、松懈心理、反叛心理,公开或隐瞒情报人员身份,获取企业的技术图纸复印件、试制成功的产品模型复制品、半成品、电脑软件、设备照片、经营计划、客户名单等商业秘密,甚至高价购买。 ??? 3、黑客手段。以先进的技术进入计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