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描述
关于工程量清单招标的一点想法及城花三期实施的初步设想
公司领导、各位同事:
关于工程量清单招标方式在我司目前项目实施的可行性及必要性,经与领导讨论并听取了各方面的意见,个人有些想法,特整理如下,谨与大家分享:
工程量清单招标有什么好处?
工程量清单的操作过程是:在施工图纸完成后,发标书及图纸,使投标单位充分理解工程内容及我司的施工、成本方面的要求;我司编制“参考工程量清单” (20天),发给投标单位,他们在7天内完成工程量复核及投标价格确定工作并回标,我司用10天左右进行标书分析、情况澄清、评标、定标工作。定标价格直接作为确定的合同总价,对施工图纸内容包干,可立即用于进度款支付及基本确定主体建筑、安装成本。设计变更及签证价款在施工过程中按合同单价确定,进入每月的进度款支付。
清单招标与费率招标相比的好处在于:
图纸、工程量明确,便于投标单位准确把握成本及风险,从而在报价过程中考虑的不确定因素会减少很多。
采用综合价格,与目前施工企业的工程分包方式符合,从而使投标价格反映实际情况及市场价格水平。
由于信息披露充分,报价口径规定基本一致,从而使投标单位充分竞争,达到降低造价的目的。
由于图纸造价确定,我们对整个工程成本在前期便做到心中有数,使成本的预控成为可能。
可避免双方在支付进度款上的矛盾根源,且使双方预算人员都有精力及时处理好变更、签证的结算工作。尤其是在施工单位较多的情况下,更能体现其优越性。
可从根本上减少结算的工作量,加快竣工结算的速度,做到按照合同及国家规定的时间完成结算,避免因结算延迟造成付款延迟而引发的冲突。
可避免由于施工过程中造价未确定,而施工单位扯皮耍赖的情况发生。
成本部在编制清单时进行审图,工程、设计、项目在此期间也可初审图纸。这样在施工前各部门均对图纸进行了熟悉了解,且对于图纸中的错误也进行了预先修正,可减少施工中的变更、签证数量。
可防止职业风险。
目前一二期已暴露出了在费率方式下,中标后施工单位不急于核对预算,却急于索要进度款的情况,给我们的资金安全带来极大的隐患。以三、四、五期现在的招标分段方法来说,我们将面临至少8家单位,而按我们现有的力量及精力估计,不考虑一二期的结算工作,即使我们严格要求职员、咨询公司甚至施工单位,至少也要有1年时间才能完成预算核对工作。也就是说,工程竣工后几个月才可能对完预算。还无法顾及变更签证的结算。而我们又要求工期,则极有可能受制于多家施工单位而在付款上处于非常被动的状态。资金安全根本无从谈起,且很难保证“市建一公司事件”不重复出现。如果要压缩编审时间,直接损失的将是预结算的准确性,肯定会牺牲公司的利益。
三期实行工程量清单招标的初步设想。
按照目前的出图计划,招标计划安排如下:
分期分段
标段数
出图时间
要求竣工时间
拟开工时间
招标方式
招标开始时间
招标结束时间
三期样板区洋房2 2002.12.15
2003.6完成卖场
2002.12.28
费率或模拟工程量清单
2002.11
2002.12
三期其他洋房2 2002.12.30 2003.12.31
2003.3.1
工程量
2003.1.4
2003.2.20 四期平层4 2003.1.15
2003.12.31
2003.3.20 工程量
2003.1.20 2003.3.10 五期商业街
2或3
2002.12.30 2002.9完成卖场
2003.3.1
工程量或费率
2003.1.4
2003.2.20 我们实施清单招标的几项原则:
尝试性进行原则:先在三期除样板区以外的洋房区及五期商业街(由公司领导决策)实行清单招标;如果造价降低、施工单位反应良好,则继续进行平层的清单招标,否则进行费率招标。
稳妥原则:我们预先按照二期的费率计算三期的各栋号工程总价,然后公开标底,在招标时明确规定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