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描述
第四章
企业文化的理论学说
学习目标
了解企业文化的主要著作
理解企业文化学说的主要观点、中国传统的文化思想
掌握企业文化的构成要素、文化差异与企业管理的关系、学习型组织的根本内涵
主要内容
《文化的结局》
企业文化四重奏
《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艺术与实务》
中国传统文化对企业管理的影响
一、《文化的结局》
1980年,荷兰,霍夫斯坦
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主要通过以下四个指标体现:
权力差距 (A)
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B)
防止不确定性 (C)
男性化和女性化 (D)
文化差异与企业组织结构
影响最大的因素是A和C
文化差异与企业领导方式
影响最大的因素是B和A
文化差异与企业激励
影响最大的因素是B、C、D
文化差异对管理的影响
案例:关于“中原显示”的思索
它曾因造出“中华第一屏”而声名显赫;
北京、深圳、郑州等地火车站大屏幕,香港、澳门回归倒计时牌、十一届亚运会主会场显示屏,悉尼奥运会足球、棒球主会场显示屏等;
总经理李超是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连续几届的人大代表,河南省科技功臣;
这里曾“人才济济”,曾是国内诸多 高科技人员梦寐以求“的工作圣地”;
而现在,它因9730万元的债务而陷入与银行“的贷款纠纷,被逼入债务死角。
先看一组数据
郑州火车站大屏幕占了贷款总额的60%—65%,让公司沉淀了3000多万元资金,而且以“银行贷款为主”;
天安门广场庆香港回归项目占了30%左右;
亚运会大屏幕占了8%—10%;
1997年香港回归前,公司靠银行贷款造成了一座流动转播显示屏,连车带屏造价1500多万元。现在该车载显示屏孤零零地袒露在阳光下。
问题:
中显公司是否已丧失了在市场中的生存能力?
如果不是,什么原因让它走到了今天?
要点1
以往企业家和理论家都忽视了文化与管理的关系,这是一大弱点。事实上,管理不是处理具体的东西,而是处理对人有意义的“信号”。这种“信号”是在家庭、学校、社会等文化背景下形成的,因此文化渗透于管理和组织的全过程。
二、企业文化四重奏
《企业文化—现代企业的精神支柱》
《Z理论—美国企业界怎样迎接日本的挑战》
《日本企业的管理艺术》
《寻求优势—美国最成功公司的经验》
(一)《企业文化— 现代企业的精神支柱》
作者:
特雷斯·狄尔(哈拂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
阿伦·肯尼迪(麦肯锡咨询公司的资深专家)
企业文化五要素
企业环境
企业价值观
英雄人物
习俗和仪式
文化网络
企业环境(包括市场、客户、竞争对手、政府、技术环境等)是形成企业文化唯一的而且是最大的影响因素,环境的差异往往是产生不同企业文化的基点。
要点2
要点3
英雄人物是企业精神(价值观)的人格化。
要点4
习俗和仪式也是企业价值观的体现,故它们的形成,离不开高级管理者的自觉提倡,也离不开反复执行、历代相传、积久而成的自发力量;
把习俗和仪式视作企业文化的一个要素,实质上就是把企业中的每一件事都升格为重要的事情来抓;
潜移默化的熏陶是企业仪式和典礼之所以起作用的关键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