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描述
中国书法
——中国传统艺术
祭祀狩猎涂朱牛骨刻辞
大盂鼎
《峄山碑》即《秦峄山碑》的简称
曹全碑,全称“汉郃阳令曹全碑”,是中国东汉时期重要的碑刻。
《张迁碑》全称《汉故谷城长荡阴令张君表颂》,亦称《张迁表》。碑石原在山东东平州今山东东平县),今置泰安岱庙炳灵门内。张迁碑是中国东汉重要碑刻。
大盂鼎
《张猛龙碑》全称《鲁郡太守张府君清颂碑》。
欧阳询 —— 《九成宫醴泉铭》
颜真卿
—— 《颜家庙碑》
柳公权
—— 《玄秘塔碑》
赵孟頫
—— 《胆巴碑》
楷书四大家是对书法史上以楷书著称的四位书法家的合称,也称四大楷书。他们分别指是:唐朝欧阳询(欧体)、唐朝颜真卿(颜体)、唐朝柳公权(柳体)、元朝赵孟頫(fǔ)(赵体)。
王羲之 —— 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
颜真卿 —— 天下第二行书《祭侄文稿》
苏轼 —— 天下第三行书《寒食帖》
文房四宝:笔墨纸砚
硬毫:包括紫毫、狼毫、鼠毫。
软毫:用山羊毛等制作。软毫笔柔软圆润,毫端柔软,弹性较差,不易控制,适宜写较大的字。
兼毫:以狼毫或紫毫(紫色兔毛)与羊毫合制而成的为主。
墨汁:
有些为天然矿石的石墨,有的也可能用木炭烧成的炭黑墨。
在古代,人们使用的墨更多的时候是墨锭,又称中国墨,就是需要在砚台里研磨的那种。
蝉翼毛边纸,半透明,帘纹清晰,薄如蝉翼,纸性偏软
机制毛边有一面是非常光滑的,而手工毛边两面都不是太光滑,也就是说手工毛边一定是两面都粗糙的;
机制毛边纸比较薄,手工毛边比较厚。但是有一种薄如蝉翼的毛边纸是手工制作。
书法作品格式:
1.斗方:尺幅较小,一般指25—50厘米见方的书画作品,又称为“小品”
2.对联:对联又称对偶、门对、春贴、春联、对子、桃符、楹联(因古时多悬挂于楼堂宅殿的楹柱而得名)等,是一种对偶文学,起源于桃符。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字数相同,结构相同,是中文语言的独特的艺术形式。
3.中堂:一般是以中堂“正中央”显眼位置,悬挂四尺整张的“福,寿,龙,虎,”等等吉祥寓意的大字,再在左右配上“对联”,也有悬挂“祖训,格言,名句书法题字,或者祖先肖像,山水,老虎画”的。
4.条幅:横条幅(横批),竖条幅几副并挂在一起称为条屏或屏条。
5.扇面:顾名思义就是扇子形状的一个面,现多指为书画作品的一种形式,分为折扇和团扇。
6.长卷:书写形式如横幅,但是幅面比横幅窄并且长得多,方便携带并可以随时展阅,又称为“手卷”。
7.册页:中国书画装裱体式之一。因画身不大,亦称“小品”,又称册叶,叶册。由一张张对折的硬纸板组成,可以左右或上下翻阅。
书法作品落款格式:
落款包括:正文内容的出处、赠送对象、创作缘由、创作时间、作者姓名字号。
单款:又称“下款”,内容为创作时间、创作地点、作者姓名。如落款处留白不够也可以仅具姓名或盖一个姓名印,称为“穷款”。
双款:同时落“上款”和“下款”。“上款”内容一般为所书正文的出处、标题、或书赠对象。
1)落款时间?
①、年份的别称?
???年份的别称是用十个天干(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和十二个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按先后顺序搭配组成的,即“甲子年、乙丑年、丙寅年……”,60年才轮到一个“甲子年”,如2002年是壬午年,2003年就是癸未年,2004年就是甲申年,以此类推。?
②、季节的别称?
春:初春、早春、阳春、芳春、暮?夏:初夏、中夏、夏暮、九夏、盛夏?秋:初秋、金秋、三秋、暮秋、中秋?冬:初冬、暮冬、九冬、暮冬、中冬?
③、农历月份的别称?
一月:孟春、正月、初春、开岁、芳岁?二月:仲春、杏月、丽月、花朝、中春?三月:季春、暮春、桃月、蚕月、桃浪??四月:孟夏、槐月、麦月、麦秋、清月?五月:仲夏、榴月、蒲月、中夏、清和月?六月:季夏、暮夏、荷月、暑月?、溽暑?七月:孟秋、瓜月、凉月、兰月、兰秋?八月:仲秋、桂月、正秋、爽月、桂秋?九月:季秋、暮秋、菊月、咏月、菊秋?十月:孟冬、初冬、良月、开冬、吉月??十一月:仲冬、畅月、中冬、雪月、寒月??十二月:季冬、残冬、腊月、冰月、暮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