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描述
中国书法基础知识讲解
很荣幸和大家一起交流书法心得,其实让我来教大家,也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让我们在一起共同领悟书法的艺术魅力。
大家有的是初学者,有的已经在书法当中体会到了他的乐趣,现在就让我们共同走向今天的书法课堂。
目录
一、中国书法发展史及名作欣赏
二、常见文房用品介绍
三、行书技法入门
一、中国书法发展史及名作欣赏
中国书法历史悠久,从甲骨文、金文、帛书、演变逐渐演变,至今主要形成有五种书体:
篆书(包含大篆、小篆)
隶书(包含古隶、今隶)
楷书(包含魏碑、正楷)
行书(包含行楷、行草)
草书(包含章草、小草、大草、标准草书)。
1、篆书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文字差异很大,是发展经济文化的一大障碍。秦始皇统一国家后,丞相李斯主持统一全国文字,称为秦篆,又叫小篆,其中《绎山石刻》、《泰山石刻》、《琅玡石刻》、《会稽石刻》即为李斯所书,历代都有极高的评。
大篆是相对小篆而言的,一般把小篆以前所有的古文字统称为大篆,包括甲骨文、金文和战国时期除秦国之外的六国文字。
小篆是秦统一中国之后通行的文字,它是以秦国的文字为基础,参照其他诸侯国文字,为便于书写而删繁就简、规范统一的,这是中国书法史上最初的规范化书体。
小篆:《峄yì?山碑》、 《泰山刻石》、李阳冰《三坟记》
大篆:《毛公鼎》、 《散氏盘》 、《大盂鼎》、《石鼓文》 、 《虢季子白盘》 。
《散氏盘》:清乾隆初年出土于陕西凤翔(今宝鸡市凤翔县),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傅抱石 篆书四条屏
齐白石 篆书对联
由李斯创立的小篆,篆法苛刻,书写不便,到了西汉,于是隶书出现了。“隶书,篆之捷也”。
隶书完成了由篆书到隶书的蜕变,结体由纵势变成横势,在东汉时期达到顶峰,书法界有“汉隶唐楷”之称。
临摹范本有:
1、《曹全碑》
2、《张迁碑》
3、《史晨碑》
4、《礼器碑》
5、《乙瑛碑》
6、《石门颂》
7、《西狭颂》
8、《华山庙碑》
9、《鲜于璜碑》
2、隶书
赵之谦 隶书七言联
丁敬 隶书六言联
金农 隶书中堂
楷书也叫真书、正书。由隶书逐渐演变而来,更趋简化,横平竖直,可作楷模。
发展于魏、晋(魏碑),到唐代达到顶峰(唐楷)。
魏碑风格多样,朴拙险峻。极有名的如:
《张猛龙碑》
《郑文公碑》
《高贞碑》
《元怀墓志》
《张玄墓志》
《张猛龙碑》
3、楷书
楷法最为著名的四大家:
唐欧阳询(欧体)
唐颜真卿(颜体)
唐柳公权(柳体)
元赵孟頫(赵体
黄自元 临欧体楷书
田英章 楷书
颜真卿中年作品以《郭虚己碑》、《多宝塔碑》等为其代表作,老年作品首推《颜勤礼碑??》,晚年作品则以《麻姑山仙坛记》为代表。
《颜勤礼碑??》
《多宝塔碑》
柳公权字体骨力遒劲。倡导“书贵瘦硬方通神”。故有“颜筋柳骨”之称。柳公权的传世作品以《金刚经刻石》、《玄秘塔碑》、《神策军碑》最能代表其楷书风格。
《玄秘塔碑》
赵体字形趋扁方,笔画圆秀,间架方正。撇画,捺画,以及横比较舒展,字势横展。借用行书,有的字介于行楷之间,显得流美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