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首页 > 资料专栏 > IT > IT管理 > IT制度 > 2022版《信息科技新课程标准》的解读和变化培训课件PPTX

2022版《信息科技新课程标准》的解读和变化培训课件PPTX

资料大小:1998KB(压缩后)
文档格式:PPTX(50页)
资料语言:中文版/英文版/日文版
解压密码:m448
更新时间:2024/9/11(发布于北京)

类型:金牌资料
积分:--
推荐:免费申请

   点此下载 ==>> 点击下载文档


文本描述
--信息科技课程标准培训课件
2022版《义务教育信息科技新课程标准》 解 读
有理想信念/ 有道德情操/ 有扎实学识/ 有仁爱之心
前 言
义务教育课程规定了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教学基本要求,要在立德树人中发挥关键作用,发展素质教育。把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要求全面落实到课程之中,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三个根本问题,聚焦学生发展信息科技核心素养,培养学生适应未来发展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引导学生明确人生发展方向,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课程标准修订的“三大”导向与八项变化
小学信息科技课程的“五大”核心理念
小学信息科技核心素养“四大”理念的解读
小学信息科技课程的性质
01
小学信息科技的四个方面培养目标的概述
06
小学信息科技的课程内容内容模块和跨学科主题
02
03
04
05
课程标准修订总体原则与变化
第一部分
课程修订的原则—“三大”导向
(一)坚持目标导向
(二)坚持问题导向
(三)坚持创新导向
课程方案的变化
课程标准的变化
小学信息科技课程的性质
第二部分
(一)关于信息科技
信息科技是现代科学技术领域的重要部分,主要研究以数字形式表达的信息及其应用中的科学原理、思维方法、处理过程和工程实现。
(二)关于信息科技课程
小学信息科技课程的 “五大”核心理念
第三部分
(一)反映数字时代正确育人方向
(二)构建逻辑关联的课程结构
(三)遴选科学原理和实践应用并重的课程内容
(四)倡导真实性学习
(五)强化素养导向的多元评价
(一)反映数字时代正确育人方向
(二)构建逻辑关联的课程结构
小学低年级 注重生活体验
小学中高年级 初步学习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并体验其应用
初中阶段 深化原理认识,探索利用信息科技手段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
(三)遴选科学原理和实践应用并重的课程内容
(四)倡导真实性学习
做中学
用中学
创中学
(五)强化素养导向的多元评价
课程评价注重评价育人,强化素养立意。实行“三结合”的评价方式。
小学信息科技“四大”核心素养理念解 读
第四部分
(一)核心素养的内涵
(二)“四大”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解读—①信息意识
一是学生,具有一定的信息感知力,熟悉信息及其呈现与传递方式,善于利用信息科技交流和分享信息、开展协同创新;
内涵:
是指个体对信息的敏感度和对信息价值的判断力。
主要表现:
二是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评估数据来源,辨别数据的可靠性和时效性,具有较强的数据安全意识;
三是具有寻找有效数字平台与资源解决问题的意愿,能合理利用信息真诚友善地进行表达
核心素养解读—①信息意识
四是崇尚科学精神、原创精神,具有将创新理念融入自身学习、生活的意识
主要表现:
五是具有自主动手解决问题、掌握核心技术的意识
六是能有意识地保护个人及他人隐私,依据法律法规合理应用信息,具有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
一是能对问题进行抽象、分解、建模,并通过设计算法形成解决方案。
内涵:
是指个体运用计算机科学领域的思想方法,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涉及的抽象、分解、建模、算法设计等思维活动。
主要表现:
二是能尝试模拟、仿真、验证解决问题的过程,反思、优化解决问题的方案,并将其迁移运用于解决其他问题。
核心素养解读—②计算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