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描述
2018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及产品评价报告出品机构: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合作发布机构:财新网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成立于 2011 年,是清华大学和苏州市政府依托清华的技术和人才优势,以及苏州的经济和区位优势,共同建设的综合性汽车产业研究院。财新传媒是提供财经新闻及资讯服务的全媒体集团,依托专业的团队和强大的原创新闻优势,以网站、期刊、视频、图书、会议等多层次的业务平台,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受众群,提供准确、全面、深入的财经新闻。财新网是财新传媒旗下新闻网站,也是国内外财经新闻资讯必读网站。财新网有机整合资讯、观点、多媒体、互动等信息时代形态丰富的资讯产品,以客观、专业的视角,实时输出高品质的原创内容,为中国政界、金融界、产业界、学界等社会精英提供每日必需的高品质财经新闻、资讯、评论,以及基础金融信息服务。面对行业和社会的巨大变革,面向国家和行业的重大需求,研究院聚焦“绿色、智能、网联”三大主题,以全球化的视野、创新的思维、开放的方式、共享的机制,整合资源,广聚英才,打造中国汽车高新技术创新基地、高端产业服务基地、高端人才培养基地和高技术企业孵化基地。前言本报告从国家政策、市场情况、技术趋势和产品指标等方面,展示当前我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和产品情况,尤其针对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里成长性较好的纯电动A0 级 SUV 的主要车型产品进行分析,展示我国主力新能源乘用车发展水平。移动互联网时代,汽车也从单一出行工具变成移动终端,“大智移云”技术的赋能,让汽车拥有了更加丰富的意义。卓越传统汽车制造技术,依然是未来汽车的根基。这种观点在市场中也得到了印证:作为“国家队”的国有大型整车企业集团以先天的制造优势,重兵出击新能源乘用车市场,成效斐然。广汽新能源、上汽乘用车新能源、北汽新能源等大型传统汽车企业集团的自主品牌产品,成为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的主力军。同时,这些传统汽车豪强的新能源汽车产品,实质上也在引领整个汽车产业链的技术进步,譬如电池、电机、电控、信息、材料等领域。如何利用政策红利、把握技术变革趋势,生产出符合市场需求的新能源车型,是每个新能源汽车产业从业者所关心的问题。目前消费者考量新能源乘用车产品主要集中于几大因素:购买时的购置价格和购买便利性;使用中的产品续航能力、安全性、智能化和维护成本;使用后二手车的残值。消费者的诉求看似朴实,但背后涉及的技术涵盖目前全球汽车发展核心趋势:低碳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本报告引用的政策和法规从国家公开颁布文件中搜集整理而成;国内市场数据主要引用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和乘用车联合会公布数据;其他引用以相关机构公开信息和数据为主。受时间、篇幅所限,部分企业及产品分析未必全面、准确,报告中的疏漏和不妥之处敬请专家、读者批评指正。新能源汽车技术迭代更新,产品评价指标日臻完善,我们也将持续关注国内外产业趋势、技术发展和市场变化,不断更新认识与方法论,以更专业的分析,为我国汽车产业发展尽一份微薄力量。目录 / CONTENTS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综述中国新能源乘用车主要企业及产品1.1 发展新能源汽车是全球大势所趋1.2 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概述2.1 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成型2.2 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品牌介绍2.3 部分新能源乘用车产品介绍注:本报告市场数据更新至 2018 年 8 月中国新能源汽车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技术发展及产品选择指标3.1 “新四化”重塑汽车产业,电动化是基石3.2 新能源汽车的技术趋势4.1 国家宏观规划4.2 财税推广政策3.3 新能源乘用车产品关键技术指标3.4 “汽车巨头 +”跨界融合加速汽车强国发展4.3 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