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首页 > 资料专栏 > 论文 > 组织论文 > 绩效管理论文 > LD公司绩效考核体系优化研究_MBA毕业论文PDF

LD公司绩效考核体系优化研究_MBA毕业论文PDF

三元消防***
V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资料大小:2646KB(压缩后)
文档格式:PDF
资料语言:中文版/英文版/日文版
解压密码:m448
更新时间:2024/7/20(发布于福建)

类型:金牌资料
积分:--
推荐:免费申请

   点此下载 ==>> 点击下载文档


“LD公司绩效考核体系优化研究_MBA毕业论文PDF”第1页图片 图片预览结束,如需查阅完整内容,请下载文档!
文本描述
分类号 密级 : : 学校代码 学号 : 10426 : f 021070005 专业硕士学位论文 PROFESSIONAL MASTER DEGREE THESIS LD公司绩效考核体系优化研究 作 者 : : : : 崔睿 吕承超 指导教师 学科专业 专业代码 研究方向 工商管理 125100 :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 2023年 06月 06日 LD公司绩效考核体系优化研究 摘要 LD购物中心有限公司是一家于 2008年成立的跨地区、多业态、综合性的大 型商贸企业。本文将 LD公司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调 查问卷法、统计分析法及比较研究法,了解和发现 LD公司员工绩效考核体系存 在的问题,进一步完善公司考核体系,并提出考核组织实施的意见。 通过运用问卷调查法、重点访谈法,来分析问卷结果和整理访谈记录,找出 了 LD公司在绩效管理中对绩效管理理解上的偏差、考核标准科学性不强、考核 指标不便于测量,绩效沟通不方便、反馈形式化,考核结果使用中存在局限等等 一系列的问题。为了发挥绩效管理优势作用,达到企业与员工共发展,以 LD公 司原绩效管理体系为依托,借助于绩效管理这一基本理论要义,完整地再设计, 构建符合实际、可行性强的绩效管理体系。此篇论文主要运用“KPI+360度”绩 效考核法,从工作业绩到工作态度,再到工作能力、职业道德四个方面,分别面 向高、中、基层三个层级的员工设计绩效考核体系,在指标权重计算上,采用层 次分析法加以确定。最后,提出组织保障、制度保障、管理保障等保障措施。这 样,一套新的符合 LD公司现阶段情况、战略目标的绩效管理体系正式确立。 以“KPI+360度”为基础,构建了 LD公司员工绩效考核体系和保障措施, 优化提升 LD公司绩效管理体系,这对于推动 LD公司员工绩效考核制度创新有 一定的实践意义,对同类型购物中心型企业内部的人力资源管理进行有效管理的 优化之路,在某种程度上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360o绩效考核法关键绩效指标法(KPI)层次分析法(AHP)绩效 考核购物中心 OPTIMIZATION RESEARCH ON PERFORMANCE APPRAISAL SYSTEM OF LD COMPANY ABSTRACT LD Shopping Center Ltd. is a large-scale cross-regional, multi-business format, comprehensive commercial enterprise established in 2008.This article takes LD company as the research object, uses literature research method, case study method, questionnaire, statistical analysis method and comparative research method, understands and discovers LD company employee performance appraisal system existence question, further consummates the company appraisal system, and so on, puts forward and evaluates the organization implementation opinion. By usingsurvey andin-depth interviewmethods, weanalyzed the questionnaire results and organized the interview records, and identified a series of problems in LDCompanys performance management, includingdeviations in understanding performance management, weak scientificity of assessment standards, difficulty in measuring assessment indicators, inconvenient performance communication, formalized 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