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描述
GIS助力智慧水务建设
曾文
zengwen@mapgis
中国地质大学 中地数码集团
上海 2010年9月
智慧水务背景
1
报告提纲
区域和城市的信息化发展历程
第一阶段:专业化——数据建库
第二阶段:信息化——集成共享
第三阶段:智能化——智慧应用
阶段一:数据建库
强调有组织的规划和设计
统一管理基础数据和专题数据
从单一功能到专题综合应用
实例:
中国:国土、行政区划、地调…
新加坡:整体性国土资源系统
美国:土地区划管理和建筑审批
阶段二:集成共享
分布式异构数据集成管理
建立共享和服务机制
构建城市/区域性空间信息基础设施
建设“数字城市”、“数字国土”、 “数 “数字行业”、 “数字区域”、“数字中国”、“数字地球”
阶段三:智慧应用
面向应用,面向用户,面向产业升级
把新一代IT技术充分运用在各行各业之中
把感应器嵌入和装备到电网、铁路、桥梁、隧道、公路、建筑、供水系统、大坝、油气管道等各种物体中,并且被普遍连接,形成 “物联网”;
通过超级计算机和云计算将“物联网”整合起来,实现人类社会与物理系统的整合。
以更加精细和动态的方式管理生产和生活,从而达到“智慧”状态。
数字地球
1998年1月31日,加里福尼亚,美国副总统戈尔(Al. Gore)发表演讲:
The Digital Earth : Understanding Our Planet in the 21st Century.
“我相信我们需要一个‘数字地球’,一种关于地球的可以嵌入海量地理数据的、多分辨率和三维的表示。”
智慧地球
奥巴马就任美国总统后与美国工商业领袖举行的圆桌会议上,IBM首席执行官彭明盛(Sam Palmisano)首提“智慧地球”概念
1个核心:以更智慧的方法通过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来改变政府、公司和人们相互交互的方式,以便提高交互的明确性、效率、灵活性和响应速度。
3个特征:更透彻的感知、更全面的互联互通、更深入的智能化。
4个框架:新锐洞察、智慧运作、动态架构、绿色未来
智慧城市
充分利用信息化相关技术,通过监测、分析、整合、以及智能响应的方式,综合各职能部门,整合优化现有资源,提供更好的服务、绿色的环境、和谐的社会,保证城市可持续发展,为企业及大众建立一个优良的工作、生活和休闲的环境。
从数字城市到智慧城市
数字城市
数据的建库管理
数据的分析展现
数据的共享服务
智慧城市
全面的数据采集和动态监控
多信息体系互联协同
快速可变的业务处理
数据分析和知识生成
预测决策支持
怎样才算有“智慧”?
耳目通达,融会贯通
算度精准,能文善辩
行动迅捷,随机应变
谋虑深远,决胜千里
耳目通达,融会贯通 ——数据采集传输与整合管理
超越传统传感器、数码相机和RFID
利用任何可以随时随地感知、测量、捕获和传递信息的设备、系统或流程。
通过各种高速高带宽的通信网络,将个人电子设备、组织和政府信息系统中分散的信息连接起来,进行交互和多方共享。
整合海量跨地域、跨行业和职能部门的多源异构数据
算度精准,能文善辩 ——分析深入全面,展现生动直观
深入分析收集到的数据,以获取更加新颖、系统且全面的洞察
使用先进技术(如3S分析、数据挖掘和分析工具、科学模型和功能强大的运算系统)处理复杂的数据分析、汇总和计算
表达方式空间化图形化
三维虚拟
行动迅捷,随机应变 ——快速可变的业务处理
灵活的系统定制和重构能力
低成本的系统维护和扩展
自由挂接数据模型和业务模型
工作流程建模编排
事件信息处理
谋虑深远,决胜千里 ——强力支持预测与决策
数据中心(数据仓库和功能仓库)技术
数据挖掘和商业智能
可扩展的流程库、规则库、知识库
领域模型动态加载
城市供排水系统还不够智慧
领导难以全面准确掌握供水设施状况及能力,对决策产生影响;
管网漏水率较高,供水企业损失惨重;
事故发现不及时,维修困难;
改扩建周期长,无法适应城市高速发展
客户服务质量不高,引来客户投诉抱怨;
资产利用率不高,盘活困难;
业务拓展和流程变更影响服务效率和质量
信息系统各自为政,扩展升级困难
中长期需求预测和规划困难
……
从智慧城市到智慧水务
通过数采仪、无线网络、水质水压等在线监测设备实时感知城市供排水系统的运行状态,并采用可视化的方式有机整合水务管理部门与供排水设施,形成“城市水务物联网”, 并可将海量水务信息进行及时分析与处理,并做出相应的处理结果与辅助决策建议,以更加精细和动态的方式管理水务系统的整个生产、管理和服务流程,并从而达到“智慧”状态。
构建智慧水务,从GIS开始!
智慧水务概念
智慧水务构架
智慧水务境界
供排水管网信息系统
营业系统
调度系统
管网建模
路线图
智慧水务离我们并不遥远
MapGIS K9
集成共享
智慧应用
一百多家水司
管网管理应用
“十五”城市供水数字化系统
“水专项”水质信息管理系统及可视化平台
智慧应用:移动巡检、检漏、水力模型等
供/排水运营综合信息系统
智慧水务服务平台
供/排水管网信息系统
数据建库
GIS技术发展引领供水信息化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