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描述
New Western Town Of Ji Nan,Shan Dong Province
济南市西部新城区
生态高新示范区/TBD
现在有什么?智力密集的高校资源、山清水秀的自然环境、便捷畅达的交通体系
我们想要什么?吸引优势企业、引资招商、培育区域强增长极、实现跨越式可持续发展
企业需要什么?主导及优势企业需求特征、良好的区域品牌形象、政策优惠、环境及配套
我们要做什么?明确区域定位、培育区域品牌、按步按需推进开发、科技制度人才创新
未来如何共赢?权威的国家服务、展示最新科技产品的平台、高级的资源禀赋
长期有效的经营、持续的制度创新、长久的合作关系
1
优势劣势
1-1 经济社会
1-2 现状区域
1-3 长远发展
2
项目定位
3
项目运作
4
规划设计
2-1 案例分析
2-2 市场调研
2-3 区域定位
2-4 区域意向
2-5 产业扶持
2-6 产业策略
3-1 开发模式
3-2 运行架构
3-3 融资模式
3-4 投资估算
3-5 盈利模式
3-6 开发时序
3-7 合作模式
4-1 规划设计
4-2 景观设计
4-3 建筑设计
4-4 设计草案
第一章 前期思考
1-1 经济社会
1-2 现状区域
1-3 长远发展
从GDP看济南
产业:高能低效,辐射力低——山东整体缺乏竞争能力
出路:做强城市,带动周边——通过点、线、面逐步推进发展
策略:营造环境,集聚要素——融资、服务、产业组织程度等
启示 :城市竞争力提升迫在眉睫
1-1经济社会
前期思考
1
地理中心,凸显济南竞争优势
众强争霸,济南理应抓住机遇
环渤海区,金融经济格局已定
从外部看济南
启示 :在高端产业发展方面打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
1-1经济社会
前期思考
1
济南
贯通京津沪、联系中日韩、引领环渤海、辐射东北亚
大学科技园自然地理条件
交通畅达
土地丰富
群山环抱
环境洁静
政府重视
不仅仅是济南市对外联系的门户地区,同时也是济南城市发展轴线中的重要环节。
1-2现状区域
前期思考
1
京沪高铁济南站
长清
大学科技园
经济社会劣势
规划落后、管理欠缺
社会和经济的基础条件薄弱
功能布局相对分散无序
尚未形成完整的文化体系
城市建设强度对比图
社会条件
经济条件
产业规模和品质相对不高
产业基础薄弱且处于起步阶段
部分项目建设正在推进
前期思考
1
区域定位模糊、无明显竞争优势
1-2现状区域
1
前期思考
基地航片
园博会主会场
大学路
园博园水之门
SITE
1-2现状区域
西部新城建设面临的机遇、挑战、优势和问题
结论一:山东·济南
结论二:济南·长清
面临的课题:城市转型
产业升级
文化提升
发展的任务:打造四种能力——产业活力
文化张力
形态引力
品牌魅力
从复杂的东北亚局势中寻找有利发展机遇
借势京津沪城市走廊中段区位提升区域价值
发挥在环渤海经济圈和中日韩的枢纽作用
撬动区域产业高端变革形成新的增长极
利用好 “一张白纸”,描绘大学科技园美好的蓝图
结论三:大学科技园发展的突破口
阶段名称
发展现状
阶段特征
1
1-3长期发展
前期思考
高科技园区发展的四个阶段
跨越式发展:立足产业、创新中心、培育高端、可持续发展
世界著名科学园区简表
1
1-3长远发展
前期思考
区域经济增长极
科学园区建设作为复杂的系统工程其发展往往由点到面,持续的发展则依靠园内的创新系统
政府及管理部门
创新环境平台
企业及企业群
创新主体
创新黏合剂
创新源
大学及科研机构
中介服务支持
原始发动力
基本存在力
持续生命力
健康生存力
区域创新四个主体
1 资源聚集效应
分工协作效应
公共资源与区域品牌共享效应
规模经济、外部经济
竞争VS协作、纵向&横向专业分工
高于资本成本的收益
产业群集聚
第二章 定位研究
2-1 案例分析
2-2 市场调研
2-3 区域定位
2-4 区域意向
2-5 产业扶持
2-6 产业策略
2
2-1 案例分析
定位研究
对世界各地区具有典型代表性和借鉴意义的大学科技园进行广泛的研究并着重分析其中几个典型案例
初步考虑案例
硅谷, 美国
欧文, 美国
128公路,美国
北卡罗来纳三角研究园, 美国
马里兰科学园, 美国
剑桥科学园, 英国
苏格兰硅谷地区, 英国
法国巴黎高科技区, 法国
筑波科学城, 日本
班加罗尔软件技术园区, 印度
新加坡科学园区, 新加坡
中关村, 中国
台湾新竹科学工业园区, 中国
苏州工业园, 中国
重点分析案例
硅谷, 美国
班加罗尔,印度
筑波, 日本
中关村软件园, 中国
沙河大学城, 中国
案例1
硅谷, 美国
北美
西欧
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