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描述
小班数学游戏《爆米花》专家点评+抛问
抛问:
1、您认为本次活动发展幼儿数学哪方面的经验?
2、请您简述不同年龄段幼儿开展分类活动的学习和发展目标有哪些?
专家点评:
1、活动形式充满趣味
本次活动,教师能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创设了幼儿感兴趣的“爆米花”
游戏情境,让幼儿在有情有趣的活动中,开展配对活动,比如:朗朗上口的“爆米花”儿歌、教师“阿姨“的装扮、爆爆米花时夸张的动作(如翻动锅、洒调料等),一次又一次的爆“爆米花”……既让幼儿练习按爆米花的颜色(红、黄、白、咖啡色)、爆米花纸团的大小不同等属性特征进行匹配,又能加深并帮助幼儿对“大?⒀丈钡认嘤κв镅允导室庖宓睦斫庥虢彩觯热缥蚁不冻院旌斓谋谆ā⑾憬段兜谋谆ǎ疃撕⒆拥牟斡攵龋の妒悖闲“嘤锥哪炅涮氐恪?
2、活动内容定位正确
我们知道“根据物体的某一外部属性进行匹配” 是小班幼儿开展“分类”学习的一个认知点。同时,教师根据幼儿在个别化学习中存在“会分,但不愿表述”的问题,组织开展活动,定位准确。活动中,教师提供的“爆米花”材料,在颜色、大小等属性上,充分考虑到小班幼儿的年龄;色彩上用了红、黄、白、咖啡色,使颜色与爆米花的口味对应,即一种颜色与多种食物对应,比如:黄色对应的口味有:香蕉、柠檬等,红色对应的口味有:草莓、苹果……,凸显了教师的思考,同时呈现的“爆米花”大小比较明显,也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
3、师幼互动彰显素养
在整个活动的组织中,教师教态自然、亲和力强,语言表达清晰,寓教育与游戏中,体现了一个青年教师良好的专业素养,特别是活动中幼儿情绪高涨时,教师坚持正面引导,这一点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活动建议:
虽然今天的集体活动“游戏性强”,这是值得肯定的一点,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活动过程中教师的教具摆放:大熊、小熊的位置过于靠拢,可以再加点间距。
当然本次活动最后环节教师连续发出的2个维度的指令----小兔要的是大大的香蕉味的爆米花,这个环节对于小班幼儿来说,明显挑战过高,教师应当适度考虑这个环节的设计应该再多一些铺垫,如教师先示范一次,再让幼儿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