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首页 > 资料专栏 > 质量 > 质量文件 > 质量手册 > 水利工程质量通病措施防治手册DOC

水利工程质量通病措施防治手册DOC

资料大小:58KB(压缩后)
文档格式:DOC(71页)
资料语言:中文版/英文版/日文版
解压密码:m448
更新时间:2024/3/16(发布于山东)

类型:金牌资料
积分:--
推荐:免费申请

   点此下载 ==>> 点击下载文档


“水利工程质量通病措施防治手册DOC”第1页图片 “水利工程质量通病措施防治手册DOC”第2页图片 图片预览结束,如需查阅完整内容,请下载文档!
文本描述
水利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手册 目 录 第一章、 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的产生及防治措施... 1 蜂窝(烂根)... 2 麻面... 3 空洞... 4 错台... 5 缝隙、夹层... 6 缺棱掉角... 7 表面不平整... 8 挂帘... 9 伸缩缝处渗水... 10 混凝土浅表性裂缝(含表面龟裂)... 1 11 混凝土深层裂缝(含贯穿缝)... 1 12 表面起灰... 1 13 表面云彩斑... 1 第二章、模板工程质量通病的产生及防治措施... 1 1 轴线位移... 1 2 结构变形... 1 3 接缝不严... 1 4 脱模剂使用不当... 1 5 立模后仓面内未清理干净... 2 6 混凝土格梗模板缺陷... 2 7 梁模板缺陷... 2 8 柱模板缺陷... 2 9 板模板缺陷... 2 10 墙模板缺陷... 2 第三章、钢筋工程质量通病的产生及防治措施... 2 1 表面锈蚀... 2 2 混料... 2 3 原料曲折... 2 4 热轧钢筋无生产厂标识... 2 5 条料弯曲... 2 6 钢筋剪断尺寸不准... 2 7 钢筋调直切断时被顶弯... 3 8 钢筋连切... 3 9 箍筋不方正... 3 10 成型尺寸不准... 3 11 已成型好的钢筋变形... 3 12 箍筋弯钩形式不对... 3 13 闪光对焊—未焊透... 3 14 闪光对焊—氧化... 3 15 闪光对焊—过热... 3 16 闪光对焊—脆断... 3 17 闪光对焊—烧伤... 4 18 闪光对焊—塑性不良... 4 19 闪光对焊—接头弯折或偏心... 4 20 电弧焊—尺寸偏差... 4 21 电弧焊—焊缝成型不良... 4 22 电弧焊—焊瘤... 4 23 电弧焊—咬边... 4 24 电弧焊—电弧烧伤钢筋表面... 4 25 电弧焊—弧坑过大... 4 26 电弧焊—脆断... 4 27 电弧焊—裂纹... 4 28 电弧焊—未焊透... 4 29 电弧焊—夹渣... 5 30 电弧焊—气孔... 5 31 骨架外形尺寸不准... 5 32 绑扎网片斜扭... 5 33 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不准... 5 34 钢筋间距不准... 5 35 骨架吊装变形... 5 36 同一连接区段内接头过多... 5 37 钢筋遗漏... 5 38 绑扎接点松扣及扎丝头向外... 5 第四章、桩基础工程质量通病的产生及防治措施... 5 1 水泥搅拌桩—搅拌体不均匀... 5 2 水泥搅拌桩—喷浆不正常... 5 3 水泥搅拌桩—抱钻、冒浆... 6 4 水泥搅拌桩—桩顶强度低... 6 5 钻孔灌注桩—坍孔... 6 6 钻孔灌注桩—钻孔漏浆... 6 7 钻孔灌注桩—钻孔偏位(倾斜)... 6 8 钻孔灌注桩—缩孔... 6 9 钻孔灌注桩—钢筋笼偏位、变形、上浮... 6 10 钻孔灌注桩—吊脚桩... 6 11 钻孔灌注桩—断桩... 6 12 预应力管桩—桩身断裂... 6 13 预应力管桩—桩顶碎裂... 7 14 预应力管桩—沉桩达不到设计要求... 7 15 预应力管桩—桩顶位移... 7 16 预应力管桩—桩身倾斜... 7 17 预应力管桩—接桩处松脱开裂... 7 18 预应力管桩—接长桩脱桩... 7 第五章、土方工程质量通病的产生及防治措施... 7 1 填方出现弹簧土... 7 2 填土压实度达不到要求... 7 3 冲沟... 8 4 落水洞、土洞... 8 5 挖方边坡塌方... 8 6 边坡超挖... 8 7 边坡滑坡... 8 8 基坑(槽)泡水... 8 9 基土扰动... 8 10 基坑(槽)开挖遇流砂... 9 11 填方基底处理不当... 9 12 墙后回填土不密实... 9 主要参考文献... 9 第一章、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的产生及防治措施 1蜂窝(烂根) 1.1 表现形式 混凝土结构局部出现酥松、砂浆少、石子多、石子之间形成空隙,类似蜂窝状的窟窿(深度一般未见钢筋);位于墩墙底部与底板接触处的蜂窝通常称之为“烂根”。 1.2 产生原因 (1)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砂、石子、胶凝材料、拌和水等计量不准,造成砂浆少、石子多。 (2)混凝土搅拌时间不够,未拌合均匀,和易性差。 (3)下料不当或下料过高,未设串筒使石子集中,造成石子砂浆离析;混凝土未分层下料,振捣不实,或漏振,或振捣时间不够。 (4)混凝土浇筑前基面未座浆或模板缝隙未堵严,水泥砂浆流失。 (5)钢筋较密,使用的石子粒径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