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描述
瑜伽教学模块(水平四)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想
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坚持“健康第一”的思想。在授课课程中,遵循“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
二、教材分析
瑜伽这项运动是身体和心灵双重的修炼,是一种健康、安宁、时尚的生活方式。它能由内而外、由外而内的协调身心的平衡,既塑造人的外在形象,也关照人的内在感受,给人们一股取之不?⒂弥唤叩牧α俊?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瑜伽呼吸调节,基本体式,冥想等。根据国家教育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将不同性质的学习内容划分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个纬度,以水平四为基本标准,课程内容设置基础课程和拓展课程两部分,分三个学年进行。
第一学年:瑜伽基础入门(6课时)
第一部分:理论(2课时)
1、瑜伽运动的起源及发展简况;
2、瑜伽运动之中的各种概念、内容、特点、功能和锻炼价值;
通过理论的教学,使学生对瑜伽运动有一定程度的了解,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到学习中来。
第二部分:瑜伽基础入门(4课时)
1、瑜伽呼吸法:胸式呼吸、腹式呼吸、完全瑜伽呼吸。
2、基本坐姿:简易坐、至善坐、金刚坐。
3、瑜伽基础暖身练习:颈部练习、指(趾)部练习、肘部练习、腿部练习。
4、瑜伽简单体式的学习:拜日式。
第二学年:平衡瑜伽(6课时)
1、瑜伽基本体式内容:支撑平衡、半月式、脚尖平衡式、树式、三角侧展式、舞蹈式、上抬脚式、屈腿式、手臂伸展式、站立后弯式。
2、瑜伽冥想
第三学年:舞韵瑜伽(6课时)
1、瑜伽基本体式内容:
2、舞韵瑜伽
三、学情分析
课程的教学对象是初中学生,该阶段学生对瑜伽这项运动基本上没有任何的接触,因此该项目对学生来说较具有吸引性。初中阶段正处于青春期初期,心理状态不稳定,极容易受外界的影响,好胜心强,爱表现自己,通过对瑜伽的学习既可以调节学生的心态,也可以达到锻炼的效果。
四、模块教学目标
运动参与方面:培养学生对瑜伽运动的兴趣与爱好,能够积极的参与到瑜伽的学习之中。
运动技能方面:较好地掌握瑜伽的基本的站姿、坐姿,基本的呼吸方法,基本体式等,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和要求,积极投入到瑜伽的锻炼。
身体健康方面:全面改善身体体质,重点培养学生的柔韧性、平衡性以及协调性。
心理健康方面:能够在此项运动之中学会消除身体的疲劳,舒缓内心紧张、压抑的情绪并能够获得正面的积极的愉悦感学会戒急戒躁,集中注意力,冷静的思考问题。
社会适应方面:培养和提高学生人际交往技能,自我管理和自我学习的能力,以及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
五、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瑜伽呼吸术、简单的体式动作组合以及瑜伽冥想。
教学难点:瑜伽动作的力度,教学过程中心态的调整。
六、教学策略与手段
1、制定瑜伽教学的单元计划和课时计划;
2、观看教学相关的VCD、多媒体资料,使学生初步了解瑜伽教学的内容、练习形式、练习方法等;
3、教学策略:教师运用带领法、叠加法、口令提示法、衔接法、交替法、讲解示范法和念动练习法。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
七、本模块的具体安排
模
块
目
标
1、激发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瑜伽的学习,了解瑜伽的内容、特点;
2、基本掌握瑜伽的基本体式,了解各种锻炼方法对身体的作用;
3、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特别是柔韧性、协调性、平衡性、力量性等素质,逐步形成良好的身体姿态;
4、能够在此项运动之中学会消除身体的疲劳,舒缓内心紧张、压抑的情绪并能够获得正面的积极的愉悦感学会戒急戒躁,集中注意力,冷静的思考问题。
5、培养学生勇敢、自信和积极向上的意志品质,提高合作意识和社会适应能力。
学习
重点
瑜伽呼吸术、简单的体式动作组合以及瑜伽冥想。
单元
课时
达成目标
教学内容
学法和教法(策略)
技术重、难点
1、学生基本的了解瑜伽的概念
2、了解瑜伽练习的内容、特点、功能和锻炼价值;
3、激发练习兴趣。
1、瑜伽运动的起源及发展简况;
2、瑜伽运动之中的各种概念、内容、特点、功能和锻炼价值;
理论和VCD相结合进行讲解,启发学生思考和理解。
重点:激发兴趣,了解瑜伽;
难点:对瑜伽的锻炼价值的实际运用
1、初步掌握瑜伽的呼吸方法以及基本坐姿
2、掌握瑜伽的简单的动作,对瑜伽练习有初步的体验。
3、提高兴趣、建立自信心,并能帮助和指导同伴练习。
1、瑜伽呼吸法:胸式呼吸、腹式呼吸、完全瑜伽呼吸。
2、基本坐姿:简易坐、至善坐、金刚坐。
3、瑜伽基础暖身练习:颈部练习、指(趾)部练习、肘部练习、腿部练习。
4、瑜伽简单体式的学习:拜日式。
1、采用叠加式的教学方式;
2、看VCD听音乐相互交流反复练习;
3、分组观摩、自评、互评、教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