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描述
2023年数字乡村发展工作要点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数字乡 村发展工作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 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 村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 划》部署要求,深入实施《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数字乡村 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以数字化赋能乡村产业发展、 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整体带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促进农村 农民共同富裕,推动农业强国建设取得新进展、数字中国建设迈 上新台阶。 一、工作目标 到 2023年底,数字乡村发展取得阶段性进展。数字技术为保 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提供更加有力支撑。农 村宽带接入用户数超过 1.9亿,5G网络基本实现乡镇级以上区域 和有条件的行政村覆盖,农业生产信息化率达到 26.5%,农产品 电商网络零售额突破 5800亿元,全国具备条件的新型农业经营主 体建档评级基本全覆盖。乡村治理数字化水平稳步提高,乡村数 字普惠服务不断深化,农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持续提升,数字乡村 试点成效更加凸显。 二、重点任务 (一)夯实乡村数字化发展基础 1.加快补齐乡村网络基础设施短板。深入推进电信普遍服务, -1- 不断提升农村及偏远地区通信基础设施供给能力。以需求为导向 逐步推进 5G网络和千兆光网向乡村延伸覆盖。推动有线电视网 络升级改造,继续做好地面数字电视传输覆盖网建设,持续实施 广播电视卫星直播惠民工程。开展网络安全监督抽查检查专项行 动,加强涉农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防护。 2.持续推动农村基础设施优化升级。继续优化普通省道和农 村公路“以奖代补”考核数据支撑系统,持续提升农村公路路况自 动化检测比例,探索开展农村公路“一路一档”信息化试点。继续 开展数字孪生流域建设先行先试,加强小型水库安全监测能力建 设,推动水利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升级,提升农村地区水旱灾害 防御能力和供水安全保障能力。继续实施农村电网巩固提升工程, 补齐农网薄弱地区电力基础设施短板,有条件地区稳步推动农村 电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发展。支持农产品供应链体系建设,实 施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工程,加快推进冷链物流数 字化改造升级。 3.稳步推进涉农数据资源共享共用。持续深化自然资源三维 立体“一张图”、实景三维中国、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等信息系 统建设与应用,建设国土空间基础国情共享服务系统,推动农业 农村数据资源共享利用。加快完善农业农村大数据平台建设,提 升农业农村大数据平台数据算力,构建全国农业农村大数据“一张 图”。推进重要农产品全产业链大数据建设,整合共享粮食全产业 链数据,推动与气象、病虫害、种植、产量等数据共享共用。加 快建设全国农业保险数据信息系统,推动农业保险数据共享。依 托全国基层政权建设和社区治理信息系统,统筹推动基层治理数 据资源归集融合和开放共享。持续推进高分卫星遥感数据在数字 -2- 乡村建设中的应用。 (二)强化粮食安全数字化保障 4.推动粮食全产业链数字化转型。加快 5G、人工智能、大数 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粮食的产、购、储、加、销深度融合。加 强粮食收储库点信息化建设,完善粮食购销监管信息化网络,建 立中央和地方政府事权粮食全覆盖、全链条、全过程数字化监管 系统。持续深入推进优质粮食工程,推动粮食产购储加销全链条 “上云用数赋智”。推动粮食加工数字化升级,推进加工企业上云、 上链、上平台。健全国家粮食交易平台功能,提升线下网点信息 化应用能力,运用大数据等技术优化调整粮食产品供给结构。推 进以粮食为重点的智慧大田种植试点。持续完善重要农产品市场 监测预警体系,分类分品种加强调控和应急保障。 5.运用数字技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进一步完善国家种业大 数据平台,加快推进数字育种技术应用。加快建成全国农田建设 综合监测监管平台,完善永久基本农田数据库。深入推进国家黑 土地保护工程,探索运用遥感监测、信息化管理手段监管黑土耕 地质量。运用卫星遥感影像和信息化手段,常态化开展全国耕地 和永久基本农田“非农化”监测。全方位运用大数据等信息化手段, 以加强耕地“非粮化”监测为重点,启动农业农村用地 “一张图”制 作试点工作。围绕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供给,提供分区域、分 作物、分灾种的精细化农业气象服务,做好国家粮食安全气象服 务保障。 (三)提升网络帮扶成色成效 6.持续做好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修订完善《健全防止 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指南》。依托全国防止返贫监测和衔接 -3- 推进乡村振兴信息系统,对有返贫致贫风险和突发严重困难的农 户持续开展动态监测和帮扶。健全低收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