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描述
四川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策。从结构维度来看,企业在供应链网络整体结构中的位置在一定程度上决定
了企业将会遇到的限制和机会,进而影响企业的信息收集、战略选择、风险承
担和对稀缺资源的利用,在创新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因此,本文以企业所处的供应链网络和企业创新为研究对象,在厘清核心
概念和相关理论的基础上,从关系维度和结构维度分析供应链网络对企业创新
的影响,并进一步探究其中的作用机制。就具体内容来说,本文包含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提出问题”,共分为 4章。其中,第一章介绍本文的背景和意义;
第二章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并展开述评;第三章对本文涉及的基本概念进
行界定,并总结相关理论;第四章回顾我国供应链网络和企业创新的发展历程
和现状。第二部分“分析问题”是本文的核心,包含 3章。其中,第五章建立
供应链网络影响企业创新的理论框架;第六章实证检验供应链网络关系对企业
创新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第七章实证检验供应链网络结构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和
作用机制。第三部分在前两部分研究的基础上,重在“解决问题”。第八章总
结研究结论,对企业管理者和政策制定者提出建议,最后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
通过研究本文得出以下结论:(1)从供应链网络关系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来
看,供应链网络关系强度与企业创新水平负相关。无论从客户关系还是供应商
关系的视角,网络关系强度的提升都将对企业创新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2)
从供应链网络关系影响企业创新的作用机制来看,供应链网络关系会通过加剧
企业经营所面临的风险,削弱企业在商业交易中的地位,阻碍企业吸收外部多
样化知识,进而对企业创新产生不利影响。(3)从供应链网络结构对企业创新
的影响来看,企业在供应链网络中靠近中心位置,将不利于创新活动的开展;
而占据更多的结构洞,能够帮助企业提升创新水平。(4)从供应链网络结构影
响企业创新的作用机制来看,中心度对企业创新的不利影响主要表现为削弱企
业开展独立创新的动力,并且中心度通过引发企业过度投资的“资源诅咒”效
应和削弱企业的内部知识整合能力,从而对企业创新产生负向作用;结构洞对
企业创新水平的正向影响主要表现为激励企业开展更多合作创新,并且结构洞
通过加强企业在供应链网络中的“资源汲取”效应以及提升企业的外部知识获
取和内部知识整合,进而促进企业创新。
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1)丰富了供应链网络在公司金融领域的研究成果。
II
四川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本文建立供应链网络影响企业创新的理论框架,并且构建多层次直接和间接联
系交织的复杂供应链网络,基于关系和结构两个维度,考察供应链网络关系和
网络结构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对现有供应链网络在公司金融领域的研究进行有
益补充。(2)阐释了供应链网络影响企业创新的内在机制,揭开了社会网络影
响企业创新的“黑箱”。本文将多个理论纳入同一分析框架,从定性和定量的
角度探究供应链网络对企业创新的作用机制,提出供应链网络关系影响企业创
新的风险承担机制、商业地位机制和知识吸收机制,以及供应链网络结构影响
企业创新的创新选择机制、资源依赖机制和知识获取和整合机制,从而揭示了
供应链网络影响企业创新的工作原理,丰富了社会网络与企业创新的研究成果。
(3)本文的结论为供应链网络的微观经济后果提供了更多的经验证据。供应
链网络作为企业外部社会网络的一个重要范畴,网络中各公司以供销关系为基
础建立联系。本文采用我国上市公司的数据验证了供应链网络关系强度和结构
中心度将会阻碍企业创新,而在供应链网络整体结构中占据结构洞将会显著提
升企业创新水平。本文的结论验证了聚合型社会资本对企业创新的消极影响,
以及桥接型社会资本对企业创新的积极影响。
关键词:供应链网络企业创新网络关系网络结构
III
四川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The Impact of Supply Chain Network
on Corporate Innovation
Major:Financial Economics
Postgraduate:Liu Shiyuan
Supervisor:Du Jiang
□□
Abstract:Innovationisthecoredrivingforce oflong-termeconomic
development. As an important micro subject to carry out innovation activities, the
innovation ability of enterprises directly affects the implementation effect of China's
innovation-driven development strategy and its competitive advantage under the
“dual circulation” development pattern. However, Chineseenterprises still have
somepracticalproblems,suchasweakinnovationmotivation,insufficient
innovation input, and low quality of innovation output. Therefore, how to improve
enterprises’ innovation has been widely concerned.
Under the situation that thedivision of labor in theindustry is gradually
refined,themarketdemandisincreasinglydiversified,andtheinnovation
complexity is increasing, the traditional closed innovation has been difficult to adapt
to the ever-changing market environment. According to the Resource Dependence
Theory, the innovation resources owned by an enterprise are heterogeneous and
hardly be imitated or copied by other enterprises. It is difficult for a single enterprise
to possess all the elements required for innovation, so it must exchange knowledge
and resources withthe external environment. Inorder to maintain competitive
advantages andachieve sustainabledevelopment, enterprisesmust changethe
thinking ofclosed innovation andconstantly obtainthe resources neededfor
innovation from the outside world to make up for their shortcomings.
As important external stakeholders of enterprises, suppliers and customers in
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