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描述
专业学位
硕士学位
论 文
J 银行 G 分行普惠金融业务发展研究
王宇平
二○二二年七月
分类号 F832 密级 公开
UDC
专业学位硕士学位论文
J 银行G 分行普惠金融业务发展研究
王宇平
专业学位(领域)名称 工商管理硕士
指导教师黄绥彪教授
论文答辩日期 2022 年 7 月 24 日学位授予日期年 月 日
答辩委员会主席范利民教授
广西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和使用授权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
的研究成果。除已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
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本人或他人为获得广西大
学或其它单位的学位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事对本论文的研
究工作所做的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说明。
本人在导师指导下所完成的学位论文及相关的职务作品,知识产权归
属广西大学。本人授权广西大学拥有学位论文的部分使用权,即:学校有
权保存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学位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
文被查阅和借阅,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
检索和传播,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
本学位论文属于:
□保密,在 年解密后适用授权。
(√不保密。
(请在以上相应方框内打“√”)
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2022.7.25
指导教师签名: 日期:2022.7.25
J 银行 G 分行普惠金融业务发展研究
摘 要
当前世界范围内都存在中小企业融资困难和成本高的现象,中小企业
的问题影响了国家的创新创业发展,作为发展迅速的中国,也深刻认识到
这个问题,并于2013 年将“发展普惠金融”纳入国家改革战略中,不同战
略定位的商业银行,根据自身体制机制对普惠业务进行发展规划。根据央
行课题组的研究发现,经过几年的普惠业务发展,国内中小企业从金融机
构获得融资的渠道和条件已经广泛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但是距离共同富裕
的目标而言,尚亟需解决严重的结构性问题,以及普惠金融潜在的风险分
担等问题。2019 年新冠肺炎疫情对世界的冲击,首先波及了脆弱的中小微
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生存问题,让本来就并不牢固的金融供需关系更是进一
步激化矛盾,融资形势从温和发展演变成严峻局面。国内东、中、西部地
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研究人员在对各地区发展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时发
现,在普及普惠金融过程中,对比中东部地区,西部地区家庭资产负债率
会发生显著降低,证明普惠金融对西部家庭金融风险的缓解更强。
本文主要通过国有商业银行 J 银行 G 分行的普惠金融业务进行分析,
了解中西部地区当地银行机构普惠业务的发展现状。J银行 G 分行围绕普惠
金融业务发展目标,外部通过银政企对接,与当地农信机构合作,推广普
惠业务,内部通过完善金融产品体系、机构网点布局、丰富普惠金融服务
手段和途径,同时,机制方面通过事业部改革、指标考核、激励政策、风
险补偿等多项激励措施,指导各分支机构坚定落实普惠金融发展目标,较
好的落实了国家政策和要求,也对当地普惠金融业务做出了大行的贡献。
经过几年发展,J 银行 G 分行普惠小微贷款各项主体指标均能达成监管
目标,但随着市场环境的日益变化,同业间的激励竞争,监管部门要求的
不断更新,对比普惠业务持续健康发展的要求,J 银行 G 分行普惠金融业务
弊端仍比较明显,主要集中为线上业务占比较低,数字普惠金融产品使用
率不高,普惠贷款业务尚无法实现低成本、高质量、大批量的放贷,无法
摆脱人员、网点限制,仍主要依赖线下信贷的传统模式,同时面临较高的
风险控制成本和逾期风险,使得国有商业银行开展普惠贷款业务的动力不
I
足。长期来看,国有商业银行在政策重压,并且面临巨大风险、无利可图
的情况下,必然会造成行动的变形,无法持续健康发展。其次,对于中西
部地区特色产业的金融创新不足,数字普惠金融可持续性较低问题较为凸
显。目前,J 银行 G 分行普惠产品主要为线上产业链融资、普惠 e 贷、兴农
e 贷,线下为个金经营性贷款、商铺按揭、福费廷、保理、一般小企业流贷,
均为在传统产品基础上,扩大受众客户群体,虽然可以满足目前大部分普
惠客户需求,但若要扩宽普惠业务面,持续提高普惠业务量,需要加强银
政企联动,针对地域产业特色,加大数字化金融改革步伐,推出普惠金融
创新产品。第三,普惠团队力量不足,导致普惠客户获取困难、增长缓慢,
普惠覆盖面有待进一步提升等问题持续存在。针对J 银行 G 分行在发展普
惠金融业务中存在的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加大普惠线上业务宣传力度、
推出项目制和产业链等金融创新产品、加强普惠实战经验培训及学习交流
等对策,希望能对 J 银行 G 分行探索发展普惠金融业务的道路提供新的思
路。
关键词:国有商业银行 普惠金融 发展措施 对策建议
I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