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首页 > 资料专栏 > 论文 > 经营论文 > 资产管理论文 > MBA毕业论文_资本市场开放与分类转移盈余管理PDF

MBA毕业论文_资本市场开放与分类转移盈余管理PDF

wangxue***
V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资料大小:2098KB(压缩后)
文档格式:PDF
资料语言:中文版/英文版/日文版
解压密码:m448
更新时间:2023/7/2(发布于江西)

类型:金牌资料
积分:--
推荐:免费申请

   点此下载 ==>> 点击下载文档


“MBA毕业论文_资本市场开放与分类转移盈余管理PDF”第1页图片 “MBA毕业论文_资本市场开放与分类转移盈余管理PDF”第2页图片 图片预览结束,如需查阅完整内容,请下载文档!
文本描述
单 位 代 码 10475
学 号 104753190952
分 类 号 F230
硕士学位论文
资本市场开放与分类转移盈余管理
——基于“陆港通”的准自然实验
Capital market opening and classification shifting
earnings management
——quasi-natural experiment based on
Mainland-Hong Kong Stock Connect
学 科 、 专 业 : 工商管理
研 究 方 向 : 会计学
申请学位类别: 管理学硕士
申 请 人 : 白雅楠
指 导 教 师 : 杜建华 教授
二〇二二 年 六 月CAPITAL MARKET OPENING AND CLASSIFICATION
SHIFTING EARNINGS MANAGEMENT
——QUASI-NATURAL EXPERIMEN BASED ON
MAINLAND-HONGKONG STOCK CONNECT
A Dissertation Submitted to
the Graduate School of Henan University
in Partial Fulfillment of the Requirements
for the Degree of
Master of Management Science
By
Bai Yanan
Supervisor: Prof. Du Jianhua
June,2022关于学位论文独创声明和学术诚信承诺
本人向河南大学提出硕士学位申请。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
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的,对所研究的课题有新的见解。据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说明、
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括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括其
他人为获得任何教育、科研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事对
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在此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学位论文不存在舞弊作伪行为,文责自负。
学位申请人(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年 月 日
关于学位论文著作权使用授权书
本人经河南大学审核批准授予硕士学位。作为学位论文的作者,本人完全了解
并同意河南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要求,即河南大学有权向国家图书馆、科研
信息机构、数据收集机构和本校图书馆等提供学位论文(纸质文本和电子文本)以供公
众检索、查阅。本人授权河南大学出于宣扬、展览学校学术发展和进行学术交流等目的,
可以采取影印、缩印、扫描和拷贝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纸质文本和电子文
本)。
(涉及保密内容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学位获得者(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年 月 日
学位论文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摘 要
自从我国证监会出台准则,要求上市公司及时在年报中披露非经常性损益。这一指
标被广泛运用于企业的经营活动中,与之相关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以后的净利润(以下
简称扣非后净利润)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由此,为了调整核心利润,对经常性项
目与非经常项目进行错误分类,成为管理者进行盈余管理的一种重要手段。而核心利润
的虚增会对投资者、分析师等会计信息使用者正确理解公司盈余信息造成负面影响,误
导投资者对公司未来经营状况的判断,进而导致投资者对公司股票定价过高,损害投资
者利益。在这种背景下,探索如何约束管理者的分类转移盈余管理行为,更好地保护投
资者利益,逐渐引起了学者们的关注。目前,国内外学者对分类转移盈余管理的影响因
素进行了一些探讨,但鲜有学者关注到资本市场开放这一重要外部治理机制。陆港通制
度作为资本市场开放的典型代表,为我国资本市场的双向开放提供了一条新途径。这一
政策不仅吸纳了大量境外资金,而且也为A 股市场引入了境外投资者,有助于优化投资
者结构,强化境外投资者的监督和治理作用,改善资本市场资源配置效率。
因此,本文以信息不对称、委托代理理论为基础,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以
陆港通制度的实施作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模型,分析资本市场开放对企业分类
转移盈余管理的影响;进一步,基于股权集中度和审计监督进行异质性检验,来丰富研
究成果;然后,以分析师关注衡量企业信息环境,以代理成本衡量企业治理机制,检验
资本市场开放对分类转移盈余管理的影响机制。得出如下结论:第一,资本市场开放以
后,能够有效约束管理者的分类转移盈余管理行为。第二,从异质性检验来看,在股权
集中度较低、审计监督较弱的公司,资本市场开放对分类转移盈余管理的抑制作用更显
著。第三,从影响机制来看,资本市场开放能够通过改善信息环境这一信息渠道、通过
优化公司治理机制这一治理渠道来抑制企业的分类转移行为。本文主要的创新点在于:
第一,从资本市场开放这一外部治理机制出发,丰富了分类转移盈余管理影响因素的研
究成果。第二,以分类转移盈余管理为视角,拓宽了资本市场开放在微观层面的研究深
度。第三,对资本市场开放与分类转移盈余管理之间的传导机制进行了补充。
基于以上结论,提出相关建议:一是要在风险可控的范围内,逐步扩大市场的对外
开放,坚定不移地走资本市场开放之路。同时,规范投资者保护体系、股票交易操作等
I相关制度,为境外投资者提供更好的交易环境。二是要提高分析师、审计师等信息中介
机构的专业能力,强化信息中介培育,加强对企业异常核心利润的监督与检查,优化企
业信息环境。三是要加强对企业的市场教育和引导,强化企业信息披露的意识,改善企
业的内外部治理机制,提升治理水平。同时,监管机构应健全监管体系,加强对企业的
监督管理,提高违法行为的代价,加大对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四是要引导一般投资者
学习专业投资知识,关注非经常性损益,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培育价值投资理念。
关键词:资本市场开放;陆港通;分类转移盈余管理;双重差分模型
I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