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描述
联合发布
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
ShanghaiInternationalShippingInstitute
国际物流产业数字化InternationalLogisticsIndustryDigital
Development发展报告Report
年月目录
第章国际物流数字化发展态势
01
1.1国际物流产业整体发展态势
08
1.2国际物流数字化现状
11
1.3国际物流数字化发展热点与趋势
第章国际物流数字化技术生态
17
2.1国际物流数字化业务构成
20
2.2国际物流数字化技术方案
33
2.3国际物流数字化标准与安全
第章创新项目动态和投资情况
37
3.1项目图谱和投融资情况
42
3.2布局物流数字化的投资机构情况
第章国际物流数字化案例分析
47
4.1全链路数智化服平台案例运去哪
48
4.2数字化集装箱陆运案例箱信科技
49
4.3航运供应链金融案例荣易达
51
4.4国外物流数字化案例Forto
53
4.5智能堆场案例中创物流智能堆场第1章国际物流产业数字化发展报告国际物流产业数字化发展报告第1章
第章国际物流数字化发展态势
全球物流行业开启发展新格局,在数字化的大变局之下,我国数字化物流在降本增效、保障运输安全、拓
展增值服务,确保上下游供应链稳定等领域起步较早,综合表现为改变物流与供应链业务中各个节点和角色的
关系,驱动整个物流业从人力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型。国内物流企业在加速推进数字化转型,试图整合“端到
端”全程物流服务能力,合理配置物流场站、仓储、载具等关键资源,迎合智慧供应链管理对物流服务敏捷性、透
明度、坚韧性、履约力等方面的更高要求。
未来十年内,将是中国制造业由大变强、全面升级的关键阶段。提升中国制造业竞争力,核心是要具备更
强的国际供应链管理能力,这将必然拉动智慧物流市场的发展,且有望诞生一个万亿级的新兴市场。
图1-12019年-2022年PMI指数
数据来源:摩根大通、Markit由本次报告发布方整理
InternationalLogistics
.国际物流产业整体发展态势
在过去的两年里,在人类抗击新冠疫情的过程中,国际物流产业为国际经贸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1国际经贸环境
据联合国《全球贸易动态》报告显示,2022年全球贸易较为萎靡,贸易的完全复苏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
程。从全球PMI指数来看,从2021年3月开始,全球制造业PMI指数小幅跌宕,总体呈下降趋势。主要原因为两
点,第一,全球范围内去年欧美主要消费经济体的零售商大量超订货物,导致今年的订购意愿明显下降;第二,
除了美元以外的常用货币加息促使全球大部分国家同步加息,欧元、英镑、日元等主要货币普遍大幅贬值,全图1-22021年3月-2022年8月全球主要经济体通货膨胀率
数据来源:TRADINGECONOMICS由本次报告发布方整理
球购买力总体下降。
2022年至今,全球贸易总体较为萎靡,近期已经筑底,有望逐渐复苏。总体上看,2022年运输需求和运输
人民币汇率适度走弱但总体坚挺,加上国内宽松的货币政策,出口企业总体经营的环境在转好。8月份,以量呈收缩趋势。实际上全球的运力、供应、周转都很顺畅,然而在运输市场上,运价的下跌速度却很快。实际上
美元计,我国出口同比增长7.1%,7月同比增长18%,6月同比增长17.9%,8月出口增速较6、7月份有较大幅运费降价并不会刺激贸易量的增长,运价与购买力无关,货主的需求量不会因为运价的改变而改变。现在大幅
度回落,适度的贬值有利于稳出口。我国出口贸易的高质量发展正在加速,低效、低价值的商品出口加速淘汰,降价只是船公司急于提升自己船舶的装载率。越来越多的班轮公司已经认识到需要达成某种默契从而将运价
而高附加值的产品制造正在加速增长。稳定,并要适度保障年初签订协议运价的货主利益。总体而言,未来运价将告别迅速下跌,逐渐稳固。
根据全球经济与发展组织(OECD)发文表示,在俄乌冲突持续未止、高通胀下全球央行收紧货币政策、疫
从2022年上半年中国十大贸易伙伴进出口额来看,预测2022年东盟仍将会是中国在全球贸易需求的主
情影响持续等背景下,世界经济放缓幅度将超出预期。疫情以来,相较于世界其他主要经济体,中国经济展现
要地区,欧盟地区次之。拉丁美洲和非洲地区近几年展现出与中国之间贸易的强劲增长。受到能源危机影响,
出较强的韧性,OECD预计,2023年,德国、俄罗斯GDP将出现负增长和经济衰退,美国的GDP年增长率仅为
欧洲制造业正在寻求向工程师人才储备较多的中国转移生产线,这将在未来带动中欧贸易增长。
0.5%,英国经济将出现停滞,而2023年中国GDP年增长率预期可达4.7%左右。
01022022年至今,全球贸易总体较为萎靡,近期已经筑底,有望逐渐复苏。总体上看,2022年运输需求和运输
量呈收缩趋势。实际上全球的运力、供应、周转都很顺畅,然而在运输市场上,运价的下跌速度却很快。实际上
运费降价并不会刺激贸易量的增长,运价与购买力无关,货主的需求量不会因为运价的改变而改变。现在大幅
降价只是船公司急于提升自己船舶的装载率。越来越多的班轮公司已经认识到需要达成某种默契从而将运价
稳定,并要适度保障年初签订协议运价的货主利益。总体而言,未来运价将告别迅速下跌,逐渐稳固。
从2022年上半年中国十大贸易伙伴进出口额来看,预测2022年东盟仍将会是中国在全球贸易需求的主
要地区,欧盟地区次之。拉丁美洲和非洲地区近几年展现出与中国之间贸易的强劲增长。受到能源危机影响,
欧洲制造业正在寻求向工程师人才储备较多的中国转移生产线,这将在未来带动中欧贸易增长。
第1章国际物流产业数字化发展报告国际物流产业数字化发展报告第1章
中国经济展现稳固和较强韧性,未来值得期待。由于去年欧美主要零售市场的巨量超订,今年2月以来中国
的贸易出口额呈明显下降,中国市场花费近半年时间进行消化,8月多项经济数据好于预期,如规模以上工业增
加值同比增长4.2%,创下今年3月以来最快增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4%,增速是7月的两倍,为6
个月以来新高。此外,前8个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8%,增速比前7个月增加0.1个百分点,系近年来首次回
升。根据往年的传统旺季经验预测,在圣诞来临之前,欧美市场对于中国的出口需求会呈恢复趋势。
二十一世纪以来,中国制造已经不是80年代90年代低端制造市场,中国制造发展出了自己独特的特点与
优势,如今的中国市场具备相当的稳定性和韧性,预计到2023年上半年,国内市场信心将逐渐得到恢复。
图1-32022年1-6月中国十大贸易伙伴进出口额
数据来源:世贸组织由本次报告发布方整理
RCEP将加速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一是RCEP15个成员国中亚洲国家有13个,占比约87%,RCEP在很大
程度上将更有利于亚洲国家之间开展紧密的贸易往来,增强亚洲国家相互间的联系;二是RCEP的签订促成中
国与日本、日本与韩国首次建立自由贸易协定,增强了中日韩三国在贸易上的依存度,或将催生中日韩大市场
的形成,从而将带动亚洲经济高速发展;三是RCEP中有关零关税及降关税、原产地区域累积规则等内容将为亚
洲企业布局海外供应链、亚洲产品与品牌走向全世界提供巨大助力,扩大亚洲在全球的影响力。
上半年,中国与东北亚的贸易额出现跌落,下半年将止跌企稳。中欧班列新开的路线都是往中亚方向,随着
上海合作组织打开局面,中国将在中亚地区的经济发展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并与印度增加经济合作的空间。
中国与西亚国家在港口基建领域的合作也将促进西亚贸易的增长。这些因素也能够积极推动整个亚洲的一体图1-52014-2022年1-8月中国货物贸易出口总额
数据来源:中国海关总署本次报告发布方整理
化进程。亚洲供应链加速一体化发展,未来亚洲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将会更频繁。
2021年中国对RCEP其他14个成员国进出口总额12.07万亿元,占中国进出口总额大约30.87%,随着RCEP
人民币国际支付应用场景正在增加。在货币互换规模上,人民币2021年互换规模达3.47万亿元,居全球第
的实行,中国与RCEP其他成员国之间的货物进出口总额将会持续上升,亚太区域经济往来也将更为紧密。
一,与中国签署人民币互换协议的国家已增至40个。随着美元加息,人民币互换规模将会继续增加,成为很多
资源出口国和工业制造国稳定经济的重要砝码。在跨境收付金额方面,人民币作为新晋全球前四大活跃货币
一直呈增长趋势,未来人民币在国际支付场景中的占比将持续增加;根据SWIFT相关数据表明,2022年1月至
2022年8月人民币国际支付份额出现下降,与人民币跨境收付金额显现的增长存在差异,综合表明人民币存
在SWIFT以外的其他国际支付渠道,且其他渠道的支付规模在增加。
yen
yen
yen
图1-42019-2021中国与RCEP其他成员之间的双边贸易额+
数据来源:联合国商品贸易数据库本次报告发布方整理
0304第1章国际物流产业数字化发展报告国际物流产业数字化发展报告第1章
图1-62016-2021年中国人民币跨境收付金额图1-82020-2022年8月中国外贸货物吞吐量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本次报告发布方整理数据来源:中国航运数据库本次报告发布方整理
图1-92011-2022年1-8月中欧班列开行数量
数据来源: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本次报告发布方整理
运价高位时代已过,持续回落且将要见底,但终将稳定在略高于疫情前的水平。经历了前段时间海运市场
图1-72021-2022年8月SWIFT统计人民币在全球支付中占比
数据来源:SWIFT本次报告发布方整理价格的持续畸高,今年三月以来,中国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迎来断崖式下跌,三月至七月期间,运价呈小幅跌宕,
但总体上依然呈现持续下降趋势。原因有三点:
2国际物流市场走向
国际物流与国际贸易息息相关,国际贸易在发展的同时推动着国际物流的发展。2021年随着全球经济缓首先,海运市场运力供过于求是运价下跌的主要原因。机构数据显示,今年三季度,全球集装箱运力同比增
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