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描述
号 第五届 锐普PPT 大赛参赛作品 作品名称: 作者姓名: /forum.php?mod=forumdisplay&fid=130 演示器 忆·俺爹俺娘 7 红策划 在鲁中山区与沂蒙山毗邻 有一个小山村 住着我年迈的爹娘 D 俺爹 y M a d 爹是俺家第三代木匠 爹在这里读过四年私塾 他把《论语》背的滚瓜烂熟 爹12岁时被爷爷从学堂里拽出来 回家跟爷爷拉大锯去了 平平凡凡的爹娘,
您是儿女心中至高无上的生命雕像。 ——焦波 同志们呀个个要听真 咱为了救人民参加了八路军 在家里咱本来可都是些老百姓 革命的战士你不要忘了本 爹,长着一双倔犟眼睛的健壮男人……他属兔。 爷一辈子没上过泰山,爹抱着爷爷的画像爬上泰山极顶。 重外孙女晶晶和爹比赛扫雪 爹是书迷,一有空就看书看报 爹和外甥在责任田里播种谷子和高梁 “这是谁啃的西瓜,剩了这么多瓜瓤,扔了多可惜!”爹说着找来切菜刀,削下来再吃掉。 爹对着娘大声吵嚷
看我要拍照片,
坐到暖气包上
“闷”起来了 娘的肺气肿病突然发住院,爹一个人在家孤孤单单,整天打不起精神来 手握锄头的老爹,像一座铁塔。 (画外音,焦波)有一次我突然接到一个电话,说是我父亲受伤了,我就赶到那个煤矿,当时看到一个非常低矮的工棚,我父亲就躺在那个乱七八糟的工地当中,手上缠着厚厚的纱布,纱布上还印着血。旁边一个吃饭的缸子,缸子里边就是白菜帮子。五分钱一碗。白馒头他舍不得吃,他用白馒头换别人的黑馒头。当时我一看心里就特别的难受,从那以后我更进一步理解了我父亲。平常有时候我对父亲不耐烦,那次我觉得父亲确实不容易。他就为了让我能够上学,一直到我参加工作以后,为了减轻我的负担,自己一个人那么大岁数还在外面打工,一干就干了十年,到了67岁才回来。 M 俺娘 y M u m ——焦波 我把爱献给爹娘,
也献给天下所有为儿女操劳的爹娘。 D y M a d M n A u m d 俺爹俺娘 1122 这是全家第一张合影 娘不情愿的言听计从 爹娘走了70年的乡间路 爹娘整理儿孙满堂的照片 刚按电话娘话筒拿倒了 爹娘越老越像老小孩 娘说:这大岁数还穿鲜亮衣服 爹说:往上点儿,往上点儿 咱手把手儿把话拉… 爹娘秋天将葫芦做成瓢 爹追不上娘的小脚 地铁哪儿都好,但分不出南北 爹娘结婚70周年第一次坐飞机 爹娘爬上泰山极顶遇到一对恋人 一起生活几十年,动作神态都像 俺爹俺娘生活在这个小山村里 过着平平淡淡的日子 有时候还有磕磕碰碰 这就是相濡以沫 灰常关注,爱传万家!《忆·俺爹俺娘》节目有奖互动:手机用户编辑短信至18903210163参与互动,即有机会获得精美礼品。微博用户关注新浪微博@红策划或QQ9157750,欢迎发表您对本节目的看法。 接下来播出: 20:30 《灰常帮助》 21:30 《灰常好声音》 23:30 《灰常夜话》 焦波拍摄的《俺爹俺娘》记录了两个世纪老人30年间的生活片断,真实、质朴,影印出一个个真情瞬间,编织出一个游子思念家乡、想念爹娘的图片散文故事。 90岁大寿那天爹娘的合影
竟是他们最后一张合影 让我们在这个高速运行的现代化社会中,再一次领略了朴素的、家庭的力量。这种家庭的力量体现在每一个人的心底,最直接的就是爹与娘。爹与娘,我们生命中最直接的线索,我们谁也无法逃脱的亲情捆绑,我们谁也躲不掉的终身牵挂。 透过回顾这些老照片,我们看到了自己父母颤微的身影,看到了一种无言的震撼。这些照片有血有肉地告诉人们何谓中国伦理,何谓东方亲情,何谓华夏子民。 。。。以下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