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描述
80后90后要做的养老准备,是父辈们的五倍
管理资源网保险资料下载门户网站 如果我们相信人生漫长,以此作为行动指南,那么我们就能建造宏伟的教堂;如果我们以财务年度为单位来设定计划,那么我们只能建起丑陋的商场。
——小提琴家Stephen Nachmanovitch 现在的青年人和中年人工作、退休时面临的境遇,和过去是完全不同的。
如果还拿过往的投资和养老逻辑看问题,会栽大跟头的。 01 第一代经历三个世纪的人
02 第一代无人养老的人
03 第一代自己养老的人
04我们终将是第一代需要自己养老的人。 目录: 英国公共卫生学家埃德温查德威克曾经说过,正因为在全球范围内一些传染性疾病已经得到了根除,人们得以不断延长预期寿命。
80后90后们很有可能,就是第一代活着经历三个世纪的人群。
18 世纪40年代,英国人的预期寿命也不过是二三十岁,但是到了今天已经增加到80岁以上。 中国人也是如此,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国民预期寿命只有39岁。
俗话说人到七十古来稀,但是到了2020年国民预期寿命已经增长到77岁。 从全球来看,人类的预期寿命在进入工业社会前只有35岁左右,近200年来却以每10年增加2~3岁的速度增长。 人类从最初连病毒和细菌都不知道是何物,到现在雷帕霉素、二甲双胍,甚至应用3d打印器官……
长寿只是个技术问题。
《百岁人生》一书介绍到,1997年出生的人有50%概率活到101-102岁;2007出生的孩子有50%概率活到104岁。
伴随长寿时代而来的就是老龄化社会。 在医疗资源发达的一线城市尤为明显,**户籍中90岁以上的老人已经超过了13万,**的90岁以上老人也在10万人左右。
预计到2030年,中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比将达到20%左右,也就是说每五个人里就会有一个65岁以上的老人。
01 第一代经历三个世纪的人
02 第一代无人养老的人
03 第一代自己养老的人
04我们终将是第一代需要自己养老的人。 目录: 比于父辈,80后90后对于养老需要付出5倍努力。
以出生在上世纪40年代,现在70多岁的老人为例:
这些40后们不仅政府的社会保障高,单位的员工福利也好,兄弟姐妹多,生孩子也多,每个家庭可能有5~6个孩子。
他们预期寿命70岁左右,工作40年,退休生活10年,工作时间和退休时间的比例有5:1。 所以40后们养老非常从容,可以按部就班地依靠家人、单位、国家,储蓄率只要求4.3%就可以了。
而出生在60年代现在50多岁的中年人呢:
他们正好赶上90年代下岗潮,政府的保障和单位福利都不如40后们;还有「只生一个好」的计生政策,每个家庭1~2个孩子。 60后们预期寿命在80岁左右,同样和40后一样工作40多年,退休生活却有20年:
工作时间和退休时间的比例只有2:1了,少了一半准备的时间,储蓄率需要达到17.2%。 而90后呢往往是独生子女,没有兄弟姐妹,往后却面临两个人养四个老人的情况。
他们未来大概率预期寿命都在90岁以上,甚至超过百岁。
至于工作时间和退休时间的比例,不要说40后的5:1,连60后的2:1都没有,只有1:1,储蓄率需要达到31%…… 。。。以下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