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首页 > 资料专栏 > 保险 > 保险公司 > 平安保险 > 灌区节水改造建设与管理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灌区节水改造建设与管理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资料大小:110KB(压缩后)
文档格式:DOC
资料语言:中文版/英文版/日文版
解压密码:m448
更新时间:2023/3/7(发布于山西)

类型:积分资料
积分:10分 (VIP无积分限制)
推荐:免费申请

   点此下载 ==>> 点击下载文档


“灌区节水改造建设与管理可行性研究报告DOC”第1页图片 图片预览结束,如需查阅完整内容,请下载文档!
文本描述
皂河灌区节水改造建设与管理
江苏省宿豫县水利局
皂河灌区始建于七十年代初,地处江苏省宿迁市的西北部。北靠骆马湖和京杭大运河,西与徐州睢宁毗邻,西北与邳州市接壤。废黄河从灌区中间穿过,将其分为南北两片,形成了南片以灌溉为主,北片以排涝、灌溉并重的大型提水灌排区,总控制面积涉及宿豫县和宿城区七个乡镇339平方公里,实际灌溉面积34.4万亩,受益人口26.7万人。
灌区运行30年来,经过扩建和改建,现已形成主干渠1条,长16.7公里;支渠12条,长77.7公里;斗渠110条,长330公里;农渠400条,长350公里。干渠上的主要建筑物计四座;穿废黄河倒虹吸、王官集闸、樊湾闸及沙圩闸;支渠渠首闸12座;斗农渠上建筑物4000余座。
现有的渠首电灌站,系根据省泵改工程项目规划,于1996年拆除老站在原址东侧重建,装机19台套、容量3500千瓦,抽水能力25m3/s。水源取自京杭大运河,南水北调抽淮河水或长江水,分别经二级和五级翻提才能送到皂河电灌站的进水池里。
灌区西北部,建有5座排、灌结合站,装机1410千瓦,担负黄墩湖圩区洼地的排涝和灌溉任务。
灌区建成后,彻底改变了不能栽插水稻的历史,为灌区大面积的盐碱地改种水稻创造了条件。粮食亩产由开灌前不足100公斤,增加到现在900多公斤,人均收入由每人不足200元,提高到2700余元,同时为地方农业生产和国民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一、搞好节水续建配套工程的做法
国家对大型灌区节水续建配套项目的实施,给灌区发展带来了极好的机遇,省水利厅和地方政府十分重视和支持,县人民政府把它列为1998年和1999年为民办十件实事的第一件,决心把这件最得民心的大事办好。主要做法是:
1.按照基本建设管理的程序,实行“三制”:即项目法人负责制、工程建设招投标制、施工监理制。两期工程付诸实施前,采取平等竞争的方式,实行公开投标,优选施工队伍和监理队伍,使工程建设工期、工程施工质量得以保证。
2.以质量管理为中心,实行质量终身负责制。针对该项目战线长、分项多、时间紧、任务重的特点,为确保工程质量、进度,使当年投资当年发挥灌溉效益,建设工程处选拔了一部分精干的领导、工程技术人员、财务管理人员,组成了工程、质检、财务、政工、后勤等相应的施工职能机构,建立健全了“建设单位负责、施工单位保证、监理单位控制、政府部门监督”的质量保证体系。明确法人行为,技术人员化段包干,实施现场施工管理和质量监控,做到任务明确分工,责任落实到人,强化了工程质量终身负责制。从而,确保了工程质量,为创建全优工程奠定了基础。
3.加强建设资金的使用管理。我们选拔组织了思想品德好、业务素质过硬的财会人员,认真学习了有关财务法规,对财会人员加强财经纪律教育和财会法规的学习,使每个人充分认识到水利资金是国家财政挤出来的,是纳税人的钱,是人民的血汗钱,来之不易,必须专款专用。要求财会人员管好、用好并充分发挥水利资金的使用效益,为了规范财会人员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活动,不闯“红灯”,我们除了通过财务会审、抽查、互查、跟踪审计等形式外,还邀请了县审计局同志对我们工程资金使用、管理进行审计、监督,使工程资金没有出现挪用等违规现象,从而保证了工程的顺利开展。
4.争取各级领导的重视和支持。皂河灌区续建配套工程的建设,自始至终得到了国家水利部和省、市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与支持。两期工程中央补助1100万元外,省拨付配套资金490万元。在整个施工过程中,水利部、省、市、有关领导曾多次亲临现场
。。。以下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