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描述
管理资源网保险资料下载门户网站 超千只银行理财“破净”!产品经理直言“说话底气不如以往”!
“压力山大。”数位银行理财销售和理财产品经理对记者如此形容近期的工作日常。
在市场经历前期大幅波动之后,一向以稳健著称的银行理财在3月纷纷“破功”——根据南财理财通数据,目前存续的银行理财产品数(包含银行发行的和理财子公司发行的)有28786只,截至3月22日当日,仍处于破净状态的银行理财还有1740只,占全市场总量的6.04%。这也就意味着,平均100只存续理财产品中有6只暂时处于破净状态。 无论如何,6%概率的产品暂时“破净”了,真正并彻底打破了人们对银行理财只赚不赔的认知。这种焦虑心情,忍受着浮亏的投资者们固然有切身体会,而每日不断接受投诉的银行客户经理们更是感同身受,甚至连产品端的理财产品经理,说话底气似乎也不如以往。
不仅要照顾产品表现,近日更要分出大部分精力回应质疑,理财经理们有些疲倦但仍呼吁,希望投资者们不必慌张,放平心态,多给投研一些时间和空间 客观来讲,出现上述情况的理财产品比例不算很高,且“银行理财不保本”的观念近年来已成为常识。但是个别投资者面对浮亏似乎并不买账。一位买了某股份制银行多个理财产品和代销基金的客户对记者吐槽:“从没想过,打开银行APP理财页面,会像股票账户一样绿,一样揪心。”他向记者展示的理财页面中,其持有的10个银行理财和基金产品已经有4个出现净值亏损。 破净后的众生相
某股份行客户经理小杨的焦虑感不仅仅存在于工作中,闲暇时段也会心塞。她刷了刷小红书APP,居然也看到不少怒斥银行理财的内容:“XX银行在偷我的收益!”“千万别买XX理财!”“我的银行理财居然亏钱了?” “客户其实都有旱涝保收的思维惯性,虽然前期有提示过是有风险的,但是没到亏损的时候都觉得我在说笑话,”小杨说,银行客户不同于股票投资者,也不同于基金客户,对于理财浮亏的事实并不能接受,即便告知了原因也不能理解。由于她工作的这家银行零售客户众多,APP在售的不仅仅是本行理财子公司的理财产品,还代销了其他理财子公司产品以及诸多基金公司产品,因此宽慰客户的工作变得极为琐碎,只能一直发一张标题为“专家提示阶段性回撤不代表实际亏损”的截图,希望客户看到并能理解。 事实上,最近正是投资者对银行理财投诉的高发期。小杨对记者表示,由于银行对前台销售有针对服务满意度的考核,因为理财客户投诉的问题,之后的考核可能也会受到影响。不同于基金客户会针对基金经理表达不满,银行客户在出现亏损后第一个找的往往是客户经理。 此外,她和她的同事也在向客户推荐保本保息的存款和保险产品,目前效果一般,因为客户认为存款不灵活且利率低,对推荐的保险也缺乏兴趣,即便给看了现金价值表。 某股份行的理财产品经理则表示,目前前端销售的压力已经传导到了产品端。最近由于产品净值表现不佳,他每日要花费大量时间来应对客户的投诉和询问。他所管理的产品其实去年7月就开始申购,封闭期超过1年,目前还未开放过,但是只要出现净值回撤,立马就有客户前来问询为何下跌,以及能否赎回。分行的客户经理也对此多有抱怨 他坦言希望投资者们能够理解,暂时的市场波动不必慌张,多给理财经理一些时间和空间去专注投研,时间会给出最好的答案。 有投资者向记者展示了她投资的一款R2风险级别的某大行理财产品,这是一款“固收+权益/衍生品”的产品,其产品说明书显示债权类资产占产品资产总值的投资比例为80%-100%。通常情况下,银行理财产品风险等级分为R1-R5。R1风险最低,R5风险最高。
令她不满意的不仅仅是产品风险级别低仍出现了浮亏,还有一点是:在上周的下半周,股市出现反弹之后,该产品的收益曲线却还是一路向下,其净值并没有随着股市上扬而上升。 理财产品净值与股票市场不一定同步 。。。以下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