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描述
ICS 11.020 ICS 11.020 DB22 吉 林省地 方标准 DB 22/T 3155—2020 前庭性偏头痛中医诊疗规范 Clinical practice of vestibular migraine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20-09-01发布 2020-09-20实施 吉林省市场监督管理厅 发布 前 言 前 言 DB22/T 3155—2020 DB22/T 3155—2020 前庭性偏头痛中医诊疗规范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前庭性偏头痛的诊断、辨证论治、其他疗法、应急处理和预防调护。 本标准适用于前庭性偏头痛的中医诊断和治疗。 诊断 中医诊断 头晕目眩,视物旋转,轻则闭目即止,重者如坐舟船,甚则仆倒;可伴恶心呕吐、眼球震颤、耳鸣 耳聋、汗出、面色苍白等;起病较急,常反复发作,或渐进加重。 2.2 西医诊断 2.2.1 明确的前庭性偏头痛诊断 2.2.1.1无先兆偏头痛或有先兆偏头痛的现病史或既往史。 2.2.1.2前庭症状中度或重度,持续 5 min 至 72 h。 2.2.1.3至少 50% 的发作与以下 3 项中的至少 1 项相关: a)头痛伴随至少符合以下 4 项中的 2 项: 1)单侧; 2)搏动性; 3)中或重度头痛; 4)日常体力活动加重头痛。 b)畏声和畏光; c)视觉先兆。 2.2.1.4至少 5 次发作满足 2.2.1.2 和 2.2.1.3。 只满足前庭性偏头痛诊断中 2.2.1.1 和 2.2.1.3 其中一项。 2.2.1.5不能用 ICHD-3 的其它诊断或其它前庭障碍更好的解释。 2.2.2 很可能的前庭性偏头痛诊断 2.2.2.1至少 5 次中度或重度前庭症状发作,持续 5 min 至 72 h。 2.2.2.2 2.2.2.3不能用 ICHD-3 的其它诊断或其它前庭障碍更好的解释。 3 辨证论治 3.1 肝火上炎证 3.1.1证候 DB22/T 3155—2020 DB22/T 3155—2020 3.1.2治法 参见附录 A.1.1。 3.1.3方药 平肝潜阳,清火熄风。 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 3.1.4加减 便秘者,加大黄、芒硝;肝阳化风者,加羚羊角粉、牡蛎、代赭石;兼阴虚者,加龟甲、鳖甲、制 何首乌、生地黄。 痰瘀阻窍证 眩晕而头重昏蒙,伴胸闷恶心,肢体麻木或刺痛,唇甲紫绀,肌肤甲错,或皮肤如蚁行状,或头痛, 3.2.2治法 3.2.1证候 舌质暗有瘀斑,苔薄白,脉滑或涩。 活血化痰,通络开窍。 3.2.4加减 参见附录 A.1.2。 3.2.3方药 本标准仅供内部使 用 身倦乏力,少气自汗者,加黄芪;畏寒肢冷者,加附子、桂枝。 风痰上扰证 3.3.1证候 苔白或白腻,脉弦滑。 3.3.2治法 祛风化痰,健脾和胃。 3.3.3方药 参见附录 A.1.3。 3.3.4加减 眩晕有旋转感或摇晃感、漂浮感,头重如裹,伴有恶心呕吐或恶心欲呕、呕吐痰涎,食少便溏,舌 眩晕较甚,呕吐痰涎者,加代赭石、旋覆花、胆南星;胸闷者,加豆蔻、砂仁;耳鸣者,加郁金、 石菖蒲。 DB22/T 3155—2020 DB22/T 3155—2020 肝胃不和证 3.4.1证候 3.4.3方药 调和肝胃。 3.4.2治法 头重如裹,视物旋转,头痛、恶心,呕吐,心烦不寐,脘闷,纳差,舌淡,苔薄黄,脉沉弦。 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 参见附录 A.1.4。 3.4.4加减 呕吐频繁者,加代赭石、竹茹;失眠、多梦者,加阿胶、酸枣仁、柏子仁。 头晕目涩,心烦失眠,多梦,面赤,耳鸣,盗汗,手足心热,口干,舌红少苔,脉细数或弦细。 3.5.2治法 3.5 阴虚阳亢证 3.5.1证候 镇肝熄风,滋阴潜阳。 3.5.4加减 参见附录 A.1.5。 3.5.3方药 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 咽干口燥,五心烦热,潮热盗汗甚者,加鳖甲、知母、青蒿;遗精者,加莲须、芡实、沙苑子、覆 盆子。 其他疗法 4.1 中药注射 250 ml~500 ml 稀释后使用。 4.2 穴位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