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描述
* 坚定诚信销售 打造伟大销售体系
* 诚信经营是打造伟大销售体系的坚强基石 定位
* 根据《保险法》等法律法规和监管规定,以《人身保险销售误导行为认定指引》(保监发〔2012〕87号)为主线,梳理公司2016年外部及内部检查中发现的销售误导行为主要体现在以下五方面: 虚假宣传 欺骗 隐瞒 其他误导行为 其他违规行为 诚信销售要抓准痛点、突破难点
* 虚假宣传 01 笼统地宣传保险产品可以避税避债 02 虚假宣传买保险成股东 03 虚假宣传免费送保障 04 曲解保险产品功能 诚信销售要抓准痛点、突破难点
* 诚信经营工程落地要抓准痛点、突破难点 目前我国尚未正式出台关于“遗产税”的法律规范,保险销售人员利用销售类宣传资料或产说会的方式,笼统地介绍保险产品可以避税、避债的功能,宣传保险产品在税务、债务方面的功能,对保险消费者是一种误导行为,会给公司带来一定的监管风险。 保险消费者和保险人根据保险合同约定,相互承担合同义务,主张合同权利。上述保险销售人员所称购买该款保险产品相当于成为公司股东,不是保险合同约定的内容,也完全不符合事实。 虚假宣传 02 01 注:违反《人身保险销售误导行为指引》第5条 注:违反《人身保险销售误导行为指引》第5条 * 欺骗 01 夸大保险责任或者保险产品收益 02 对与保险业务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作虚假宣传 03 以赠送保险名义宣传销售保险产品,实际并未赠送 04 以保险产品即将停售为由进行宣传销售,实际并未停售 05 对保险公司的股东情况、经营状况以及过往经营成果作虚假宣传 06 以银行理财产品、银行存款、证券投资基金份额等其他金融产品的名义宣传销售保险产品 07 将本公司的保险产品宣传为其他保险公司或者金融机构开发的产品进行销售,
或者将本公司的销售人员宣传为其他保险公司或者金融机构的销售人员 诚信销售要抓准痛点、突破难点 * 诚信经营工程落地要抓准痛点、突破难点 欺骗 销售人员对保险责任范围夸大其词,信口开河。保险合同中有明确条款约定了保险人的保险责任范围,保险销售人员应当根据保险合同条款,向保险消费者介绍该款产品的保险责任范围,避免销售误导行为。 保险销售人员在使用保险产品宣传资料过程中使用存钱、本金等银行类产品用语,实际是误导了保险消费者对保险产品的认知,使消费者认为所购买的保险产品属于银行定期存款,并获得固定收益。 06 01 注:违反《人身保险销售误导行为指引》第6条第一款 注:违反《人身保险销售误导行为指引》第6条第六款 * 隐瞒 01 隐瞒免除保险人责任的条款 02 提前解除人身保险合同可能产生的损失 03 万能保险、投资连结保险费用扣除情况 04 人身保险新型产品保单利益的不确定性 05 人身保险产品保险期间、交费期限,以及不按期交纳保费的后果 06 人身保险合同观察期的起算时间以及对投保人权益的影响 07 人身保险合同犹豫期起算时间、期间及投保人犹豫期内享有的权利 诚信销售要抓准痛点、突破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