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描述
ICS 65.020.30 ICS 65.020.30 DB22 吉 林省地 方标准 DB22/T 1060—2019 代替 DB22/T 1060-2011 梅花鹿饲养常用表格规范 Standard of frequently used form for sika deer feeding 2019-10-14发布 2019-11-01实施 吉林省市场监督管理厅 发布 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 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 印 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 不得翻 印 DB22/T 1060—2019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替代DB22/T 1060 —2011《梅花鹿养殖常用表格规范》,与DB22/T 1060 —2011相比,除编辑 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内容变化如下: ——将标准名称改为“梅花鹿饲养常用表格规范”; ——修改了公鹿记录表的表题,在原表格中删除了年号、同父仔鹿、父号、母号、优缺点和调入时 间等内容,把活重、鉴定日期、出生时间和种类分别修改为体重、记录日期、出生日期和品种, 在表格中增加了耳号、记录人、负责人、虎口深、茸优缺点和长度单位“cm”(见表1,2011 ——修改了母鹿记录表的表题,在原表格中删除了单位、调入时间、同父仔鹿、父号和母号等内容, 把种类、鉴定日期、分娩日期、种公鹿号、营养水平和体型优缺点分别修改为品种、记录日期、 产仔日期、配种公鹿号、营养状况和体型毛色,增加了仔鹿性别、记录人、负责人和重量单位 ——修改了饲养日记表的表题,在原表格中删除了场别、星期、队长、技术员、值日、值宿、看管 年版的表1); “kg” (见表2,2011 年版的表2); 和记事当中的上午、下午、夜间等内容,把场长阅示修改为负责人,增加了记录人(见表3,2011 年版的表 4); ——修改了鹿群动态记录表的表题,在原表格中删除了场别、砍头、制表和场长等内容,把初存栏 数、末存栏数、调出和购入分别修改为月初数、月末数、转出和购进,增加了出售和公鹿按锯 龄别分开鹿群、母鹿按产龄别分开鹿群等内容(见表4,2011 年版的表5); ——修改了生茸记录表的表题,在原表格中删除了场别、舍别、合计、加工员、技术员和场长等内 容,把年龄和茸别分别修改为锯龄和茸型,增加了生长天数、脱盘日期左支右支、收茸日期的 左支右支和鹿茸重量单位“g”(见表 5,2011 年版的表7); ——修改了鹿只日粮配合表为饲料配比记录表,在原表格中删除了年龄、精饲料(kg)、添加饲料 (g)、粗饲料(kg)、总计、制表和场长,把舍别和每只日量分别修改为圈别和日给量kg, 增加了原料种类、比例%、备注、时间、记录人和负责人等内容(见表6,2011 年版的表13); ——合并了原标准中公鹿饲料消耗记录表、母鹿日粮消耗记录表、育成鹿饲料消耗记录表为饲料消 耗表,在原表格中删除了生产期、生茸期、配种期、越冬期(恢复、生茸前期)、妊娠期、产 仔哺乳期、育成公鹿、育成母鹿和一至四季度,增加了鹿别、记录时间、记录人、负责人和合 ——修改了配种记录表的表题,在原表格中删除了场别、技术员、场长、交配时间和交配次数,把 耳号、舍别和种公鹿栏分别修改为鹿号、圈别和公鹿号,增加了记录人和负责人(见表8,2011 计等(见表7,2011 年版的表14、表 15和表 17); 年版的表6); ——增加了人工授精记录表和剖检记录表(见表 9和表15); ——修改了产仔记录表的表题,在原表格中删除了场别、年度、看管人员、兽医、技术员和场长, 把产仔母鹿号和产仔时间分别修改为母鹿号和产仔日期,增加了记录时间、记录人、负责人和 仔鹿性别(见表10,2011 年版的表8); ——拆分原标准中的系谱为系谱和后裔鉴定记录表,在原标准基础上增加了记录时间、记录人和负 责人(见表11和表12,2011 年版的表3); DB22/T 1060—2019 DB22/T 1060—2019 数和实免疫数,增加了记录人、负责人和免疫日期(见表13,2011 年版的表12); ——修改了为病志记录表的表题,在原表格中删除了场别和诊断,把耳号、舍别、转归日期和兽医 分别修改为鹿号、圈别、转归和兽医签字,增加了记录时间、记录人和负责人(见表14,2011 年版的表9); ——修改了死亡报告记录表的表题,在原表格中删除了场别,把诊断和尸体剖检结论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