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描述
ICS65.020.20 B22 DB32 备案号:47738-2015 江 苏省地方标准 DB32/T 2854-2015 农作物品种试验技术规范小麦 Regulations for the Trial Technology of Crop Varieties Wheat 2015-10-20发布 2015-12-20实施 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32/T 2854-2015 前 言 为规范江苏省小麦品种试验,制订本规程。 本规范按照GB/T1.1-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和GB/T1.2-2002 《标准化工作导则第2部分:标准中规范性技术要素内容的确定方法》编制。 本规范由江苏省农业委员会提出。 本规范起草单位: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办公室。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冷苏凤、毛从亚、杨华、许明、徐春山、王龙俊、马鸿翔、李筠、顾正中、冯 国华、束汉良、梁建中、陈云明。 I DB32/T 2854-2015 农作物品种试验技术规范小麦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江苏省小麦品种试验的有关定义、试验设置、田间设计、田间管理、调查记载、收 获和计产、鉴定和检测、试验总结等内容。 本规范适用于在江苏省范围内的小麦品种试验,包括预备试验、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比较试验 和引种试验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 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范。然而,鼓励根据本规范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GB 4404.1 粮食作物种子禾谷类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参试品种candidate variety 人工选育或发现并经过改良、与已知品种有明显区别,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稳定一致,具有符合 品种命名规定名称的品种。 3.2 对照品种check variety 预备试验、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的参照品种,应为通过国家或本省审定,生产上或特征特性上具有 代表性的品种。 3.3 品种试验variety trial 包括预备试验、区域试验以及生产试验。预备试验、区域试验是在同一生态类型区内选择有代表性 的地点,鉴定参试品种的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品质、抗逆性及其他重要特征特性,从而确定品种 的利用价值以及适宜种植区域的试验。生产试验是在区域试验的基础上,在接近大田生产的条件下,对 品种的丰产性、适应性、抗逆性等进一步验证的试验。 1 DB32/T 2854-2015 4 试验设置 4.1 试验类别 预备试验、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 4.2 4.3 试验组别 根据小麦种植区划、品种类型和耕作制度等进行分组。 试验点 4.3.1 试验点选择 选择具有生态和生产代表性,技术力量、基础设施、仪器设备等试验条件能满足试验要求的地点, 试验点应保持相对稳定。 4.3.2 试验点数量 同一组内预备试验试验点数量不少于5个,区域试验试验点数量不少于10个,生产试验试验点数量 不少于区域试验点数, 4.4 试验地的选择 试验地应选择土壤类型具有代表性、位置合适、形状规正、大小合适、前茬一致、地力均匀、地势 平坦、排灌顺畅、交通便利、无畜禽危害、无小麦黄花叶病毒病或发病较轻的地块。 4.5 试验品种 4.5.1 参试品种申请条件 符合《江苏省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规定》要求。 4.5.2 参试品种申请材料 按照《江苏省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规定》的要求报送。 4.5.3 对照品种 每个试验组设置1个对照品种,根据试验需要可增设1个辅助对照品种。 4.5.4 品种数量 每组试验每年参加区域试验的品种为7~14个(含对照品种),少于7个则暂停该组试验。同一组内 生产试验的品种数(含对照)不多于6个。 4.5.5 供种要求 参试单位应按试验方案的要求供种,提供的试验种子不带检疫性病虫害,质量应符合GB4404.1的 要求。 4.6 试验年限 按照《江苏省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规定》,一般预备试验年限为1年,区域试验2年,生产试验1年。 特殊情况下,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可延长一年。 2 DB32/T 2854-2015 5 田间设计 5.1 小区面积 预备试验、区域试验小区面积13.33m2为宜,行数不少于6行;生产试验小区面积不少于150 m2, 行数不少于8行。 5.2 小区排列 预备试验采用间比法排列,不设重复,一般每隔5个品种设一对照,同一条畦上首个、末尾小区均 应为对照;区域试验采用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生产试验2个品种采用对角线排列,3个品种(含) 以上采取随机区组排列,2次重复。 5.3 区组方位 区组排列的方向应与试验田实际的肥力梯度方向一致。 5.4 小区形状与方位 预备试验、区域试验小区长方形,长:宽以2~8:1为宜。区组内小区的排列方向应与试验田实际的 肥力梯度方向垂直,小区长边应与试验田实际的肥力梯度方向平行。 5.5 保护行设置 试验地周围设置1米以上宽保护行(带),保护行(带)可以采用试验同品种延伸,也可以采用同 一品种。 5.6 走道设置 区组间、区组内小区间、试验与保护行间应留走道;区组间走道宽以100厘米为宜,区组内小区间、 试验与保护行间走道宽以40厘米为宜。 6 田间管理 6.1 播种前准备 根据种子发芽率、千粒重、田间出苗率和预期基本苗确定播种量,做到种子定量到行。土壤墒情、 整地质量及土壤处理要达到一次播种保全苗的要求。试验田应做到三沟配套。 6.2 播种方法 预备试验、区域试验采用人工条播、穴播或机械条播,生产试验采用条播或撒播,确保种子均匀分 布,播种深度3~5cm。 6.3 播期和种植密度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