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描述
文件标题生产计划管理程序文件编号CX-P026版本B0制定单位部制定日期2016/11/30页码2页1.目的:
订定生产计划之作业程序,使产销运作顺畅,同时满足客户之需求,达成公司营运目标;
2.范围:
2.1 本公司厂内之生产计划;
2.2 本公司外包之生产计划;
3.权责:
3.1 生产计划:物流
3.2 产销会议:物流、业务课、生产、质量、技术;
4.定义:
4.1 订单明细:客户订单经业务课签核后转至物流课,转换为厂内生产计划;
4.2 生产计划:依客户需求先后排订生产日/月计划;
4.3 生产会议:制造单位各相关人员研讨生产之进度状况及对策;
4.4 预期式生产计划:业务课与物流课共同研讨并取得信息,预估客户下批订购之生产量;
5.作业内容:
5.1 生产计划管制流程图(附件一)
5.2 生产计划可分下列两种型式:
5.2.1 订单式生产:
5.2.1.1物流课于接到业务课提供的预估订单<备料申请单>时,须查明物料并排定生产计划;
5.2.1.2 开立工单转制造单位生产;
5.2.1.3 若产品为采购零件或成品时,物流课将需求计划转采购课,由采购课依据《采购管理程
序》实施采购;
5.2.1.4 如排定之交期,因不可预期之因素影响,无法符合客户交期需求时,应及时通知业务课
与客户联络协商;
5.2.2 预期式生产计划:
5.2.2.1 由业务课向客户取得预示量,而订定之;
5.2.2.2 物流计划小组依纳期、人力、机械工作负荷及材物料适时排定生产计划;
5.2.2.3 后流程同订单式生产计划5.2.1.2 条 ~ 5.2.1.4 条执行之;
5.3 生产计划管制:
5.3.1 生产计划依客户需求所排定;
5.3.2 生产计划,得依产能负荷度及订单变更或交期变更而修订之;
5.3.3 物流计划小组应注意材物料之安全库存量若不足时,依《仓储管理程序》提出请购作业;
5.3.4 必要时计划小组得召开,检讨生产进度及对应措施;
5.3.5 每月统计生产课之生产状况及达成状况;
5.3.6 生产制程及检验,依据《生产过程管理程序》实施管理;
5.4 生产进度管制:
5.4.1 若有纳期延误或进度落后,生产单位主管应与单位人员共同研讨对策解决;
5.5对加急单处理:
紧急加单的产品首先应进行物料、工装、生产课剩余产能调查等,在生产课无剩余产能时可与生产课协商适当安排加班生产,如工装、物料未制作或采购状态不清,须先确认工装、物料等到位时间或交期后再安排生产;对于客户专案的试模产品和量产产品,计划小组应专门进行管控安排生产,不能延误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