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首页 > 资料专栏 > 财税 > 财税审计 > 财会其他 > 房地产信托融资方财务欺诈预警模型构建与防范_17页

房地产信托融资方财务欺诈预警模型构建与防范_17页

友信画廊
V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热门搜索
资料大小:3895KB(压缩后)
文档格式:WinRAR
资料语言:中文版/英文版/日文版
解压密码:m448
更新时间:2020/5/10(发布于山东)

类型:积分资料
积分:10分 (VIP无积分限制)
推荐:免费申请

   点此下载 ==>> 点击下载文档


文本描述
社会
科学
文献
出版
社版
权所
有,
深圳
大学
图书
馆下
载使

中国信托行业研究报告(2018)
社会
科学
文献
出版
社版
权所
有,
深圳
大学
图书
馆下
载使

房地产信托融资方财务欺诈预警模型构建与防范
一、引言
财务欺诈指的是企业在财务报表中蓄意错报或漏报,忽略甚至虚构关
键财务信息,从而导致投资者无法正确看出企业的真实财务运营状况,做
出错误的投资决策①;是企业或者企业管理者以谋取私利为目的,经过事先周
密安排而故意制造虚假会计信息的行为(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
如2018年初宣判的Z公司欺诈发行债券案,被告Z公司于2013~
2014年间通过隐瞒债务、提供虚假收入材料和股东会决议等方式,虚增营
业收入513亿元、利润总额131余亿元,并基于此财务状况发行1亿元
债券,最终2016年债券到期无法偿还。又如,同年初宣判的S公司关联方
侵占欺诈案,S关联公司于2014~2015年间合计31次占用S公司资金
1013亿元,相关交易均未记账
近年来上述类似的企业财务欺诈案例层出不穷,欺诈动机和表现形式
多种多样,给投资者带来了重大损失,破坏了资本市场的有序运行。在许
多案例中,企业欺诈具有连续性,从企业发生财务欺诈到市场识别出财务
欺诈往往有2~3年的时间差,而此时风险事件多已爆发,损失较难挽回
及时识别企业初期财务欺诈行为,遏制其后续欺诈、减少投资损失,将对
市场良好运行、投资者利益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二、文献回顾
文献认为不同企业进行财务欺诈的动机、手段和表现方式具有差异
392
①在部分文献中又称会计舞弊、会计欺诈、财务造假、财务舞弊等
社会
科学
文献
出版
社版
权所
有,
深圳
大学
图书
馆下
载使

中国信托行业研究报告(2018)
性。李秀枝(2010)提出财务欺诈主要分为两类,一是通过调节利润、虚
增收益或隐瞒亏损等手段,来实现上市、增发或避免退市的目的;二是通
过隐瞒或遗漏关联方交易的重大事项,实现大股东侵占、违规关联交易的
目的。钱苹等(2015)和洪文洲等(2014)则认为财务造假的表现形式分
为三种,包括虚构销售和收入、少计费用或成本,以及虚增银行存款、存
货等资产项目等
而在欺诈样本选取和计量模型构建上,国内文献多选择了被监管部
门因财务舞弊而受到行政处罚的全样本,同时建模方法以统计方法为主、
人工智能方法为辅。钱苹等(2015)基于1994~2011年财务造假的218
家上市公司为样本,使用逐步回归方法建立回归模型。卢馨等(2015)
选取2001~2013年因财务舞弊而受到处罚的108家公司,对高管背景特
征与企业财务舞弊行为的关系进行研究。岳殿民等(2012)、龚青青
(2016)使用了逻辑回归方法构建识别模型;李秀枝(2010)、陈彬
(2012)等则使用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SVM)等人工智能方法构建模
型。但后者由于所需样本量较大,以及过程中的“黑箱问题”,在应用上
存在一定的限制
国内现有文献对财务欺诈的研究视角多基于所有财务欺诈样本,但
由于企业进行财务欺诈的动机和手段具有差异性,使用同一个模型对拥
有不同欺诈动机的企业进行识别,模型有效性将有所降低。例如,对于
利润或收益动机型的欺诈企业,多使用虚构交易、少计提坏账或提前确
认收入等方式,在财务指标表现上会显示相应的特征;对于股东侵占动
机型的欺诈企业,企业的股权结构和关联交易等相关指标则会出现一定
的异常。下文将主要针对利润动机型的财务欺诈识别进行分析,提高模
型的针对性
4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