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首页 > 资料专栏 > 经贸 > 经济 > 其他经济资料 > 邓小平经济谋略(pdf 134).rar

邓小平经济谋略(pdf 134).rar

dengxia***
V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热门搜索
邓小平
资料大小:308KB(压缩后)
文档格式:PDF
资料语言:中文版/英文版/日文版
解压密码:m448
更新时间:2015/3/13(发布于广东)

类型:积分资料
积分:15分 (VIP无积分限制)
推荐:免费申请

   点此下载 ==>> 点击下载文档


文本描述
邓小平经济谋略(pdf 134) 发展生产,巩固敌后根据地 43 年前,抗日战争的烽火还在中国大地上熊熊燃烧。 持久的战争需要经济作后盾。 五十年来最严重的旱灾降临晋冀鲁豫根据地。 邓小平感慨地说:“敌后经济战线斗争的尖锐程度,绝不亚于军事战线。” 在刘伯承、邓小平的率领下,根据地军民团结奋战,掀起了生产自救的 热潮。 1986 年10 月的一天。北京中南海邓小平办公室。 身着藏青色中山服的邓小平倚在办公桌旁的圈椅上陷入沉思,左手食指 和中指夹着的那枝香烟已燃掉了一半,案前铺开的稿纸上,一行行苍劲有力 的毛笔字墨迹未干,跃然于纸上: 伯承久病,终于不治。我和他长期共事,相知甚深。他的辞世,使我至 为悲痛。 ⋯⋯ 时光倒推到43 年前⋯⋯ 那是抗日烽火在中华大地上正熊熊燃烧的1943 年。 这一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走向胜利的关键的一年,也是中国的抗日 战争走出困境、走向恢复和发展的关键的一年。 在晋冀鲁豫根据地,经过1942 年以来的斗争,根据地严重退缩的局面已 大有改观,但由于敌人连续不断地进行“扫荡”,实行“三光”政策,根据 地的生产遭到严重破坏,财政、经济面临空前的困难。 除了敌人的破坏,从1942 年到1943 年又发生了50 年来最严重的旱灾。 晋冀鲁豫一些地区的农业收成只达常年的二三成,有的村庄甚至颗粒无收。 全区需要救济的灾民约达160 万。 1943 年夏秋,发生了规模空前的蝗虫灾害。这次毁灭性的灾害波及了大 半个边区。飞蝗来时,一落地就是几座山,几道沟。黑压压的蝗虫,铺天盖 地地涌来,使太行地区46%的地区受灾严重。受灾面积达3000 平方公里, 受害庄稼60 万亩,其中被吃得颗粒无收的就有27 万亩! 这年八九月间,又遭暴雨。太行浊漳河和清漳河两岸冲走了大量滩地, 冀南、冀鲁像的卫河、运河、滏河等河流多处决口,不少县区一片汪洋,淹 没村庄三四千个。 这一年邓小平39 岁,任八路军一二九师政委、中共中央太行分局书记; 刘伯承任一二九师师长。邓小平主持召开了中共太行分局会议,专门研究太 行区的经济建设问题。 邓小平在分析了当时形势后指出:“敌后的经济战线斗争的尖锐程度, 绝不亚于军事战线。”他提出了克服当前财政经济困难和救灾的办法:一是 发展生产,二是精兵简政,三是厉行节约。 在太行山上,刘伯承、邓小平号召晋冀鲁豫边区各根据地开展大生产运 动。邓小平亲自作了动员报告。他提出:“去冬今春,大行区的旱灾面积占 根据地的五分之一,而敌占区流入的灾民还有很大数目。这是几年来最困难 的关头。⋯⋯我们救灾的办法,除了部分的社会互济之外,基本上是靠生产。” 要靠生产救灾! 刘、邓一声令下,全区立即施行。在太行,在太岳,在冀鲁豫,在冀南, 中国最庞大的资料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