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首页 > 资料专栏 > 财税 > 金融投资 > 信贷 > 联合信用评级_2018年养殖行业研究报告_2018.12_23页

联合信用评级_2018年养殖行业研究报告_2018.12_23页

藏獒养殖
V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热门搜索
资料大小:4151KB(压缩后)
文档格式:WinRAR
资料语言:中文版/英文版/日文版
解压密码:m448
更新时间:2019/9/7(发布于北京)

类型:积分资料
积分:25分 (VIP无积分限制)
推荐:免费申请

   点此下载 ==>> 点击下载文档


文本描述
行业研究报告一、行业概况
近年来,我国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改善了居民膳食结构,畜禽产品已成为生活必需品,并从需
求端拉动了养殖业的发展。2017年,我国养殖业总产值达到3.24万亿元,同比增长2.12%。目前,
我国人均肉类占有量达64公斤,直接从事畜禽养殖的收入占家庭农业经营现金收入的1/6,养殖业
国家级产业化龙头企业达583家,养殖业日益呈现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的发展趋势
图12013~2017年我国农业和养殖业总产值及增长率单位:亿元、%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图22008~2017年我国肉类总产量及增长率单位:万吨、%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近年来,受猪肉与鸡肉产量下降影响,我国肉类总产量小幅下降,整体仍属稳定。2017年,我
国肉类总产量8,431.00万吨,同比下降1.25%。从畜禽产品的产量上来看,猪肉产量稳居各畜产品之
首,为养殖业的主要产品,2017年猪肉产量与上年基本持平,止住持续两年的下跌趋势。奶类和禽
蛋产量位列二、三位,其中奶类产量近年来有所波动,发展进入瓶颈。受祖代鸡引种受限影响,鸡肉
产量自2015年起持续下降,2017年为1,160.00万吨,同比下降5.69%。牛、羊肉产量方面,随着居
民收入的逐步提高,牛、羊肉的需求量持续增长,带动产量稳步上升,由于我国牛、羊现代化养殖起
步较晚,产量难以大幅提高,对外依存度持续上升
行业研究报告图32007~2017年我国主要畜产品产量单位:万吨
资料来源:Wind
考虑到养殖行业内发债企业以生猪、肉鸡和奶牛养殖业务为主,故本文主要围绕生猪、肉鸡和奶
牛养殖对养殖行业进行分析
1.生猪养殖
我国生猪养殖行业规模化程度有所提升。供给方面,受能繁母猪存栏量持续下降、环保政策不
断加码以及非洲猪瘟突然爆发等因素综合影响,预计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生猪供给可能略有下降;
需求方面,猪肉需求在经历长时间的增长后,近三年来持续小幅下降;总体看,未来一段时间内,我
国猪肉供需呈微平衡状态。2017年,受养殖户补栏积极性犹存、猪肉消费持续下降影响,全年猪肉
价格呈现出供需博弈格局下的下行趋势,下降幅度为17.75%;2018年上半年受价格下行影响,养殖
户加速出栏,生猪供过于求,生猪价格延续下降趋势,下半年初始价格有所上行,但非洲猪瘟的爆
发对短期生猪价格形成扰动。未来一段时间内,由于生猪严重过剩的局面已得到缓解,猪肉价格有
望逐渐回升
图42013~2017年我国猪肉平均批发价单位:元/公斤
资料来源:农业部
行业现状:生猪养殖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但仍以散养农户为主。近年来,随着国家政策驱动及
市场发展,我国生猪养殖规模化程度有所发展:2007~2016年,散养户的数量从8,220万户减少到
行业研究报告3,970万户,而规模化养殖场的数量从125万户增加到272万户;年出栏500头以上规模化养殖场的
生猪出栏量占比从22%增加到55%。随着环保政策的逐步收紧,我国生猪养殖结构将不断优化,行
业集中度将继续提升。但需要指出的是,由于生猪养殖行业集中度低,截至2017年底,我国生猪养
殖行业CR10仅为8%左右,而同期出栏在50头以下的生猪养殖场数量占全国总养殖场数量的比例
在90%以上,导致目前我国肉猪养殖主体仍为散养农户
行业供给:从能繁母猪存栏量来看,2012年至今,受散养户逐步退出,补栏意愿不强烈等多方
面因素影响,能繁母猪存栏量持续下跌;但受规模化养殖程度提升影响,PSY指标(每头母猪每年所
能提供的断奶仔猪头数)不断上升,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能繁母猪存栏量下跌带来的影响。由于2016
年猪价下跌导致养殖户有压栏观望情绪并延迟补栏,2017年我国生猪存栏量较上年有所下降,出栏
量较上年略有增加。2017年,我国生猪存栏量34,153万头,较年初下降7.02%;生猪出栏量68,861
万头,较上年上升0.52%。2018年1~9月,我国生猪存栏量32,501万头,同比下降7.12%;生猪出
栏量49,579万头,同比上升2.81%,主要系养殖户对后期猪价走势预判不清,加速出栏所致。补栏
不及时、出栏在加速的状况将可能导致未来一段时间内生猪供给不足
由于从能繁母猪妊娠到商品猪出栏通常需要1年左右的时间,当期能繁母猪的存栏量影响的是
1年后的生猪出栏量,以2013~2017年的生猪出栏量除以2012~2016年的能繁母猪存栏量可大致估
算出2012~2016年我国的PSY指数分别为14.12头、14.89头、16.51头、18.04头和18.78头,随着
生猪养殖技术的提高及规模化程度的提升,PSY指数呈现持续上升趋势。结合美国等发达国家平均
PSY指数约25头,且能繁母猪存栏量持续下降30年的历史情况,长期来看我国能繁母猪的存栏量
将缓慢下降。短期来看,由于2017年以来能繁母猪存栏量下降、生猪存栏量下降和生猪出栏量增长,
预计未来一段时期,我国猪肉供给量将小幅下行
图52009~2018年9月我国生猪与能繁母猪的存栏与出栏量单位:万头
资料来源:Wind
从政策角度看,环保禁养政策作为农业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手段,给整个养殖业带来了较大冲击
2015年,“水十条”规定2017年底前关闭或搬迁禁养区内的畜禽养殖场(小区)和养殖专业户;2016
年,国务院印发《“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禁养区范围进一步扩大,东北和西北地区的养殖优
势不断凸显,生猪养殖企业开始西进北移;2018年起我国施行《环境保护法》,生猪养殖业需要交纳
环保税,环保政策进一步加码。各地不断加大的环保压力不仅给养殖户带来了直接影响,还间接影响
了猪饲料的价格,多地化工厂减产甚至停产,造成猪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的价格上涨,进一步挤压了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