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描述
2
2018.2 iResearch Inc
开篇摘要
来源:艾瑞咨询研究院自主研究及绘制
发展
现状
发展阶段:核心企业不断拓展业务边界,从专一于婚恋服务向婚礼、金融等高潜力业务拓
展,服务不断呈现多元化,市场覆盖范围剧增,行业正处于从专一到多元的转型期
行业现状:2017年中国网络婚恋交友行业市场营收为40.0亿元,网络婚恋行业营收增长来
源于核心企业经过资本运作整合后,整体营收恢复增长的促进,细分到营收结构中,则主要
是线下营收的助益
监测
数据
用户
研究
PC端:2017年中国网络婚恋交友服务PC端月度覆盖人数整体呈小幅波动降低,月度覆盖人
数降低主要归因于网络婚恋用户向移动端转移和细分社交服务不断丰富用户被分流。未来随
着用户使用习惯逐渐稳定,PC端用户规模将进一步趋向稳定
移动端:2017年网络婚恋交友服务移动端月独立设备数整体增长趋稳,在2017年9月达到
峰值2045万台,年度月均独立设备数为1856万台。未来随着移动端服务的不断丰富,月独
立设备数将进一步增长
基本属性:网络婚恋移动端25-34岁用户占比近四成,男性用户占70.9%且随城市级别依次
递减;公司职员和服务人员为最核心群体,而随着年龄增长,公务员和教师也成为网络婚恋
服务高需求人群
消费行为:肯德基、万达广场和汉庭酒店,为用户群关注度最高私企品牌;线上购物类型
中,电子充值、3C数码配件、男装和家居/内衣最受网络婚恋用户的青睐
核心企业用户:核心企业中世纪佳缘适婚年龄用户占比最高超七成;在用户地域分布方面,
百合婚恋和珍爱网用户省份分布重合度高,世纪佳缘与二者有明显差异。中国网络婚恋交友行业发展概况及现状1
中国网络婚恋交友用户监测数据分析2
中国网络婚恋交友移动端用户大数据分析32018.2 iResearchInc
中国网络婚恋交友行业的前世与新生
中国网络婚恋交友服务发展至今已然20年,在经历百家争鸣、巨头上市形成的稳定行业竞争格局后,2013年中国互联网
移动端崛起为网络婚恋市场带来新的生机和机遇。随后2015年,网络婚恋尤其是移动端服务重回资本怀抱,投融资数量剧
增,行业涌入重多新的竞争者,而核心企业包括百合网和有缘网也陆续开启上市征程,欲借资本力量继续巩固行业地位
2017年随着世纪佳缘与百合网的合并全面启动,双品牌运营战略落实,行业竞争格局将重归稳定。但同时核心企业不断拓
展业务边界,从专一于婚恋服务向婚礼、金融等高潜力业务拓展,服务不断呈现多元化,市场覆盖范围剧增,行业正处于
转型期。在网络婚恋核心企业品牌价值不断向规模庞大且高度分散的婚礼等产业链下游不断渗透的过程中,网络婚恋交友
服务的市场价值或将被重新评估并同时获得新生
注释:本报告研究范畴为网络婚恋交友市场,网络婚恋交友服务主要指用户以达成恋爱及婚姻关系为目的,以线上(互联网)为获取并建立关系的初期渠道,从而进行相互了解、沟通
等行为,最终找到适合自己的恋爱或者结婚对象的服务。网络婚恋服务按服务方式划分,分为线上服务(会员服务和增值服务)和线下服务(区别于传统婚介服务,网络婚恋线下服务
用户为线上用户转化而来,网络婚恋交友线下服务包括线下一对一红娘、电话红娘、相亲活动和婚礼服务等)
行业正处于从专一到多元的转型期
1998-20022003-20082009-2014
信息化程度水平较低,用户对于
网络婚恋服务缺乏了解
网络婚恋服务概念形成期和导期,
网络婚恋逐渐获得网民特别是处于
婚姻适龄阶段的未婚网民的认可
PC端服务逐渐成熟,移动端发展
催生行业演变,产生新增长点,移
动端用户争夺激烈
1998年5月,中国交友中心在线网站成
立
2003年10月,世纪佳缘成立;2004年,
百合网成立;2005年8月,珍爱网正式成
立;2007年7月,有缘网成立
2011年5月,世纪佳缘(Nasdaq:DATE)在
美国纳斯达克挂牌上市,同年首次推出跨
所有主流系统的移动端服务
2015年百合网宣布实行线上免费沟通服务模
式,同年9月向新三板递交的《公开转让说明
书》11月登陆新三板挂;2015年11月,有缘
网预披露招股说明书;2015年12月,世纪佳
缘与百合网宣布合并。2017年11月世纪佳缘
与百合网整合全面启动保持双品牌运营
网络婚恋核心企业先后宣布上市,并
向婚礼、金融等领域进行业务拓展
2015-至今
萌芽期
探索期
成熟期
转型期
中国网络婚恋交友行业发展历程2018.2 iResearchInc 2018.2 iResearchInc
庞大婚恋需求人群基数奠定市场潜力
中国网络婚恋交友行业发展基础
艾瑞整理《2016年中国人口与就业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15岁以上的单身人口数量约为3.08亿人,其中男性
约为1.63亿人,女性约为1.46亿人,性别缺口超过1728.8万人,且未来此缺口仍将存在。此外,根据《2016年中国统计
年鉴》统计数据显示,1980年至2000年是中国生育高峰期,且在1987年达到顶峰。现阶段1982年以后出生的人群(即
35岁及以下)正在进入婚恋需求期,且根据1982年至1997年出生人口变化趋势,未来5-10年婚恋需求仍是婚恋需求高峰
期。1000
2000
3000
19801982198419861988199019921994199619982000
1980-2000年中国人口出生数量变化趋势
30岁
25岁
20岁
(2018
年)35岁
单位:(万人)
1787
2247
2529
2125
1771
来源:《2015年中国统计年鉴》
来源:《2016年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2015年数据获取为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样本
数据,抽样比例为1.55%
注释:单身人口统计口径为未婚、离婚和丧偶总人群规模
3994.4
7371.9
1369.6916.2
687.6
1941.2
3389.7
5369.7
711.5582.3723.6
3775.1
54.1%57.9%65.8%61.1%48.7%
34.0%45.9%42.1%34.2%38.9%51.3%
66.0%2000
4000
6000
8000
10000
12000
15-1920-2930-3940-4950-5960+
2015年中国15岁以上单身人口数量及性别结构
男性总数(万人)女性总数(万人)
男性占比(%)女性占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