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描述
村庄搬迁旧址土地复垦措施研究 答辩人:雷雨默
指导教师:燕志明
班级:测绘一班
学号:1072143141 2014年6月 毕业论文答辩 第四章可行性与效益性评价分析第一章绪论第三章 研究区的概况第五章 土地复垦模式的选择研究第六章 土地复垦的措施第七章 研究的结论及对策和意见毕业论文答辩 目录3第二章研究的相关理论 通过对全国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的分析,我国耕地面积在不断减少。目前,城乡在飞速发展的过程中同时也加快了对城乡周边的发展,从而使得郊外村镇的面积也随之不断增加。目前工业用地在整个土地利用中所占的比例较高,城乡中普遍存在重复建设的现象。很多城县占用大量的土地用来发展“开发区”,从而造成土地的浪费。对于农村地区,普遍存在建设用地粗放利用的现象,在未来的发展方向来看农村土地的利用潜力相对比较大。截至2009年,我国由于生产建设活动而损毁的土地大约有11407万亩,由于自然灾害损毁的土地大约有2100万亩,根据统计,共损毁的土地大约有13507万亩。对于所有损毁的土地,其中已复垦的约3382万亩,还有约10125万亩未复垦 毕业论文答辩 研究背景 研究的目的 土地资源是我们国家非常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大力推进土地复垦,即是我们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同时也是我们国家生态安全体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土地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可以有力地支持各项生产建设。但在生产与建设的过程中,施工、挖损造成了土地资源的破坏及生态环境的恶化。
研究的意义 研究后柳塔村搬迁旧址的土地复垦方案对今后同类型村庄搬迁旧址土地复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现实意义,对科学合理的编制土地复垦方案提供技术支撑;可以使得当地农业产业结构发生调整转变,使得当地经济发展呈多元化,进而推动周边地区的发展 研究目的和意义 毕业论文答辩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内研究现状 至今在我国,土地复垦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 (1)土地复垦的雏形期。(2)土地复垦的萌芽期。(3)土地复垦的发展期。(4)土地复垦的完善期。
我国土地复垦技术还相对比较落后,土地复垦率进展缓慢,其主要的原因:土地复垦制度体系不够健全;专业技术性人才比较少,缺乏协同合作的理念,整体的社会、经济、环境效益比较差。但是随着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建设,我国这几年在土地复垦方面也取得了不错的进展。
国外研究现状主要研究了德国,美国,英国。总结得出国外土地复垦工作开展的相对来说都比较好,这些国家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1、有健全合理的土地复垦法律法规;2、国家对其有专门的土地复垦监督管理机构;3,这些国家都十分重视土地复垦的研究和其对未来发展的重要性。
毕业论文答辩 技术路线 1 设计研究计划和研究方案。
2 相关文献的查阅并且进行研究区实地的调查,资料的采集。
3 对搬迁旧址土壤的质量,肥力评价。
4 对搬迁旧址土地复垦可行性分析,效益评价分析,现状分析。
5 对土地复垦目标的确立。
6 对土地复垦模式的选择 研究区概况 后柳塔村土地破坏现状分析 后柳塔村矿产资源的开发推动了其经济的高速发展,然而随着矿产工业发展速度的加快,从而引发生态环境失衡等问题也日益的严重。据调查,已经对公路、铁路、天然气管道等十分重要的基础设施造成较大破坏和影响。因煤炭资源开发己造成了数十条河流断流,矿区生态的负效应也日益凸显。
据统计截至2014年3月,后柳塔村当前的土地复垦率不足18.1%。据神木县区域土地整治规划的土地复垦项目,土地复垦总投资将会为18904.3 0万元,同时国家政策的支持会进一步完善。由此可见,后柳塔村搬迁旧址的土地复垦、环境的治理潜力很大 土地复垦的模式选择研究 传统村庄搬迁模式的不足之处:
(1)该模式实施的结果是土地、房屋和构筑物的补偿关系已经结束,但村庄搬迁后还需要对土地复垦和复垦前土地耕种补偿责任,如果不能好好的处理对居民的补偿,这将仍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2)企业投入的补偿费无法收回。
(3)村庄搬迁后破坏的的土地没有修复,农民会产生不满情绪。对于给予一定的补偿,居民大都用于房屋维修,没有用于土地的复垦,被破坏的土地水土流失严重,生态不断恶化,影响村庄的可持续发展 土地复垦的目标 本文依据土地整治、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按照因地适宜的原则,综合分析确定其土地复垦的目标定位为:
生态农业园区:在水资源相对富裕的神木大柳塔镇后柳塔村宜建小杂粮、果品生态农业园区 。该村地势相对平坦,也属于宜农发展区,复垦的相对难度低。
特色旅游 文化基地:在资源开发利用中,不可避免的对原有的景观有一点程度的影响、甚至大规模的毁损,因此在土地复垦中,充分借助矿区其特殊的地缘优势、自然地貌风光及其区域内历史文化遗迹的内涵,复垦开发特色旅游产业。
林(果)业园区:充分利用地域自然条件,在复垦土地的边坡地带和宜林地带种植以松树,柳树林区。加强耕地保护,巩固退耕还林工程项目建设 。。。以上简介无排版格式,详细内容请下载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