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行业所处的时代背景:电商在中国的爆发部分源于以下两个方面:1)
线下零售中间环节多而加价率高,消费者渴望高性价比产品;2)由于信息
不对称,商品、物流、供应链体系相对落后,绝大多数消费者难以在线下接
触其他区域品牌商品。而 2010年后的日本,实体零售已经充分满足了这两
方面需求,留给电商能改善的空间并不大。此外,日本零售行业的自我调整:
便利店崛起解决便利快捷痛点;零售企业陆续推出物美价廉的自有品牌,如
MUJI是1980年西友百货公司所开发的自有品牌
3、线下零售的优质服务体验与高效率:日本零售企业不再是单纯提供商品
买卖服务,而是全面的为消费者提供服务与消费场景。且出现了多种业态、
定位鲜明的零售企业,如高周转的唐吉诃德实现了28年的增长。此外,日
本电商的体验并不友好,无形中增加了消费者迁移的难度
4、法律法规和行业协会的限制:尤其是对商家的严格核查、税收的征收和
禁止价格战等约束,导致在日本电商无法像在中国一样以低价快速攻城略
地
对国内线下零售行业与电商的反思:线下商超过去最大的问题在于模仿沃
尔玛等大而全的模式,或通过出租货柜、收取进场费的模式来筛选商品,而
并非从消费者角度出发选品。未来的趋势一定是数据化的应用,从用户画像
到选品到自有品牌多维度的综合。对电商而言,野蛮生长的阶段已然过去,
线上线下之间是竞争,更多也是合作,如何挖掘和引领消费者真实需求,如
何尽可能地提高效率、把控成本。这也是日本电商现状所带给我们的思考
风险提示:消费增长或低于预期,电商增速或低于预期
-9%
-5%
-1%
3%
7%
11%
15%
2016-092017-012017-05
商业贸易 沪深300
行业报告 | 行业专题研究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免责申明 2
内容目录
1. 日本电商概览 ........ 3
2. 为什么日本电商不温不火? ....... 4
2.1. 人口因素与经济周期 ......... 4
2.2. 行业所处的时代背景 ......... 5
2.3. 线下零售的优质服务体验与高效率 ..... 7
2.4. 法律法规和行业协会的限制 ....... 9
3. 对国内线下零售行业与电商的反思 ....... 9
图表目录
图1:日本网络用户数及网络零售规模 ... 3
图2:中日电商市场规模及增速对比(现价折算为人民币) ......... 3
图3:日本人口金字塔 ........... 4
图4:此处录入标题 .... 4
图5:日本人均GDP和家庭月平均消费支出变化 ..... 5
图6:销售收入及增速:便利店vs超市vs百货(单位:10亿日元,%) ........ 6
图7:MUJI收入与门店增长 ........... 6
图8:MUJI门店SKU数变化 ........... 6
图9:日本购物中心提供多维的消费场景 .......... 7
图10:唐吉诃德上市后股价表现及店面陈列 ... 8
图11:唐吉诃德收入与门店保持增长 ..... 8
图12:乐天商品界面截图 .... 9
图13:日本电商方面政策严格 ....... 9
行业报告 | 行业专题研究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免责申明 3
1. 日本电商概览
日本电商全称“電子商取引(electronic commerce、 eコマース)”,简称EC。网购称
为“ネット通販”(ネット就是NET)。通販包括了邮购、电视购物、电台购物、网购等
多种形式。尽管日本的网络渗透率极高,2015年已超过90%,但是网购市场增速却一直相
对低位徘徊
图1:日本网络用户数及网络零售规模
资料来源:Euromonitor,日本经济产业省,天风证券研究所
据Euromonitor统计(注1),2016年日本网络零售规模JPY7.92万亿,约合4736亿元人
民币,同比增长8.5%,2010-2016年CAGR为12.9%;而相同统计口径下,中国网络零售
规模为2.4万亿元人民币,同期CAGR=76.2%。日本经济产业省指出2016年日本电商渗透
率为4.75%,而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数据表明中国同期网购占社零比例已达14.9%。而从
行业集中度来看,日本目前前三的电商分别是乐天、Amazon、Yahoo Shopping,CR3约
48%
图2:中日电商市场规模及增速对比(现价折算为人民币)
资料来源:Euromonitor,天风证券研究所
背后缘由几何?如果搜索“日本电商”,多数文章都在讨论实体零售如何通过细节服务完
胜电商,那么是否只是如此呢?本文尝试站在更多维度上,通过结合MUJI和唐吉诃德(日
本最著名的长期增长连锁杂货店)案例,探讨日本电商与线下实体零售的发展关系,探究
日本电商发展较缓的原因
行业报告 | 行业专题研究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免责申明 4
2. 为什么日本电商不温不火?
2.1. 人口因素与经济周期
研究日本问题,往往第一重要的因素就是人口与经济周期。2014年日本的总生育率为1.42,
最高峰为二战后,一度达到4.32。日本人口在2010年第一次出现下降,正好与电商萌芽
至发展的时期相重叠,更少的人口背后是减少的需求。而更为重要的是,在生育率低于2.1
的代际替换率的社会中,人口下降的拐点一旦出现就将是一个相当长的周期内保持这一趋
势。日本内阁府预测到2030年,日本总人口将从2010年的1.28亿人下降至1.17亿人,
2048年将下降至9913万人,而2060年将减少至8674万人,届时老龄化比例将达到40%
同时,叠加劳动人口占比持续下滑,家庭抚养负担加重的情况下,减少非必须开支,即断
舍离,也就成为了日本社会的趋势。预计2020年日本劳动人口占比为60%以下,而2050
年全社会将只有约50%劳动人口
图3:日本人口金字塔
资料来源:Population Pyramid,天风证券研究所
人口周期,一方面人口减少导致需求下降影响网购及零售的需求端,另一方面人口老龄化
导致的另一个问题在于,老年人对于网购等新兴事物的接受程度与热情度远低于年轻群体,
尽管老年人也使用智能手机,但是更多在于新闻阅读、社交等,而鲜少直接在电商上购物
参照中国2016年双十一消费人群的年龄分布,40岁以上群体占比仅11%,而目前日本年
龄中位数已经达到46.5岁,40岁以下人群占比不足40%,若再剔除15岁以下人群,日本
目前分布在网购重点人群年龄区间(15-39岁)仅为26.6%,不足3400万人。总结而言,
老龄化带来的另一个问题在于在实体零售发达、社会零售效率高的背景下,老年人相对难
以培养较高频次的网购习惯,消费者的线上迁移难以有效快速完成
图4:以中国双十一网购人群年龄分布为例
资料来源:Alibaba,天风证券研究所
而从经济周期角度看,90年代后日本经济增长基本停滞,泡沫经济破裂,人均GDP从此
行业报告 | 行业专题研究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免责申明 5
前快速上升通道进入到震荡区间。而我们回顾20世纪6、70年代的日本,消费率一直维
持在50%-60%的水平,且保持良好增长,但是高水平和增长背后并非是如欧美般的信贷刺
激,而是由于居民可支配收入水平的提高。因此泡沫破碎后,日本居民的消费支出出现收
紧。从家庭月平均消费支出角度看,1991年为32.7万日元,2001年下降至30.9万日元,
而2007年只有29.7万日元,其中下滑最显著的为服饰支出。我们以1990年数据为基数,
1990年日本非农2人以上家庭月平均支出31.1万日元,其中置办服饰开支2.3万日元;
2007年家庭月平均支出合计下降4.5%至29.7万日元,而服饰开支下降了43.7%至1.3万日
元,且此后该趋势仍在继续,尽管统计口径不一致(图表4注解),我们看见到2007-2010
年的3年时间中,服饰开支继续下降了13.2%。在经济向下的周期中,社会整体消费难以
增长,尤其是在可选消费品类方面出现明显下滑,因而,我们难以期待日本零售消费中的
某一种形式能够取得大幅增长,某种程度上看,双位数的增长已经是相当好的水平了
图5:日本人均GDP和家庭月平均消费支出变化
注:右图中仅显示到2007年数据,原因在于原统计口径为2人以上非农家庭,而2007年-2010日本统计局变更统计口径为包含单身家庭和农业家庭在内的全
部家庭,2011年后该项统计数据未能找到披露全面数据集
资料来源:日本内阁府,世界银行,日本统计局,天风证券研究所
2.2. 行业所处的时代背景
每一次零售行业的变革都源于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