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首页 > 资料专栏 > 地产 > 地产营销 > 房地产楼书文案 > 华润9号地块楼书文字第一稿DOC

华润9号地块楼书文字第一稿DOC

txyuan
V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热门搜索
楼书 华润 地块
资料大小:55KB(压缩后)
文档格式:DOC
资料语言:中文版/英文版/日文版
解压密码:m448
更新时间:2018/8/6(发布于江苏)

类型:积分资料
积分:8分 (VIP无积分限制)
推荐:免费申请

   点此下载 ==>> 点击下载文档


“华润9号地块楼书文字第一稿DOC”第1页图片 图片预览结束,如需查阅完整内容,请下载文档!
文本描述
华润外滩九里精神楼书
封面:
外滩九里LOGO+
外滩住宅代表作
THE BOUND OF BUND
扉页:
(特殊纸张)
P1:
目录
Contents
序:外滩,时间的著作 05
Ⅰ 世 界WORLD11
Ⅱ 界 定STANDARD 23
Ⅲ 拓 界REALM63
P2:
(空白)
P3-4:
(空白)
P5-8:
序:外滩,时间的著作
内文:
像苔斯·约翰逊(Tess Johnston)在《最后一眼:老上海的西洋建筑》(A Last Look:Architecture in Old Shanghai)里描述的:“今天世界上再不会有第二个城市有如此多的建筑荟萃,它们屹立在那儿,互相形成对照”
在当时的全球范围内,很难再找到另外一座风貌相同的城市。矛盾、对立和不和谐的一切在上海得到了最大限度的融合和平衡。庞杂、多元、综合、折衷成为上海的主要基调
自诞生之日起,外滩就是上海这座城市距离世界最近的地方
如果说二十世纪有一座城市代表着中国,那就是上海。而外滩自诞生之日起,就是上海这座城市距离世界最近的地方
作为与纽约、巴黎、伦敦比肩耸立的一级国际大都市,当年的上海是全球除纽约之外,最开放、世界主义色彩最浓郁、移民化程度最高的城市。欧人在这里看到了故乡,国人在这里看到了西方,国际人在这里看到了家园,借取一个多世纪的悠长历史,满足现代都市人群国际化的时尚和梦想,这才是外滩的本质
华灯初上,漫步于外滩,凝目暗夜笼罩下的灯火景色,建筑群落璨若星河,参差跌宕,处处都将上海的迷人风光凸现无余
面向外滩,从左向右,汇丰银行1923年建成,海关大楼1927年,沙逊大厦1928年,中银大厦1937年,上海大厦1935年,整个二十、三十年代,在国际、国内各种力量的支撑下,外滩,这上海之外的“滩”,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上海滩,正是这样一步步地在城市上空用石块、混凝土、钢铁;用殖民的色彩、西方的情调,勾画出了雄奇的空中轮廓线。这是一条上海的景观之线,也是一条上海的精神之线。正是这条线构成了上海都市的须眉,诱引着几代国人的现代之梦
自上海滩开埠以来,上海少了一片滩涂,多了一条马路;少了一份自然的气息,多了一份迅捷的便利;少了一道文化的鸿沟,多了一道全球都市的公共景象
外滩的精神,就镌刻绵延1.5公里的基石上,永不灭迹
外滩是石头铸造的。外滩的精神和气质,就隽写在那些绵延1.5公里,浑厚而有质感的基石上,永不灭迹
他们虽然出自不同的西方建筑设计师之手,但是建筑格调统一协调,灰白色大理石的基调、廊柱和雕塑,共同诠释着古朴和典雅。这些形态不一但审美指向相同的建筑,在二三十年代的上海,它们先后出现在外滩的地界上,沿着黄浦江构成了这座城市一条最为美妙的天际轮廓线,犹如在哈德逊河边上曼哈顿摩天楼群为纽约构成的美妙的天际轮廓线
来过外滩,才觉得真正来过了上海。有时面对着东方明珠吹吹风,有时坐在咖啡馆里看黄浦江的游船,有时只是漫无目的地游走,感受一回那些老建筑的刚健浑厚,摸一摸冰凉而有质感的石头
在1929年的外滩,你可以看见精致过人的新文艺复兴风格的汇中饭店,你还能看见气度非凡的折衷主义风格的汇丰银行新楼,傲然伫立的沙逊大厦更让你感受到高耸入云、摄人魂魄的威仪、气派和风度,它以从地面到塔顶77米的高度最为真实地象征着沙逊家族的万世基业,也向大洋另一边的伍思沃斯大楼作着它的敬礼
上海滩的建筑的确是一个奇迹,作为十里洋场中枢的外滩,到处点缀着英国建筑。最早的英领馆,沙逊大厦,以及有着新希腊风格的海关大楼。“门廊是纯粹的陶立克风格,灵感来自雅典的巴台家神庙。”这一切在用在夜的侵蚀下,剥去了陈腐的壳,显出起伏的梦的线条,就像同时象征久远过去和遥远未来的装饰广义——西洋建筑里的调停角色
罗马、希腊、维多利亚式样和在印度及东南亚奉行的“买办风格”(Compradoric style)样式的建筑,在黄浦江边泥泞的沼泽地和荒滩上迅速涌现。外滩成为欧洲之外最欧化的街区,这种中国的华尔街也因“万国建筑博览会”的驳杂风格而知名
尽管时光荏苒,城市的历史已经凝固成石头,但是,过去时代的印迹依然隐藏在建筑的石头缝隙,未被破坏的细部和拱形的门窗里,等待时间去一次次剥离,一层层蜕变,它们又会重新回来
外滩九里,传承外滩原筑的新古典主义风格,全石材外立面,将传统的精华与时代的审美充分融合,整体建筑显得霸气而典雅;以一种地标的仪态,静静伫立着
所有人的外滩,少数人的外滩九里
这里界定了一个圈层的形成,定义了何谓“奇迹缔造者”,即何谓“外滩客”。这里是一个分水岭,自然形成了某些人和大多数人之间无可逾越的鸿沟
时间,著就了那些在外滩内核圈层里手握权杖,留下永恒印记的外滩客们
开放的上海,不仅吸引了大量的外侨移居到这里,也吸引了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英国哲学家罗素,世界著名电影喜剧明星卓别林和印度诗人泰戈尔等有世界影响力的外国文化人士到这里访问,讲学
他们在外滩这条大街上倾听那口大钟在晨曦时分或黄昏时分发出的声响,各自的心灵是能够感受钟声所包孕的意味的
时间,更形成了这些聚合着创造力和影响力的身影所界定的脉络和版图,这些头脑、事件和场景所激活的场景
20世纪20年代末的上海外滩,沙逊爵士在“金子塔”顶下的套房中,在柳安地板、柚木护壁和古
。。。以上简介无排版格式,详细内容请下载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