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描述
各业态建筑精细化设计 授课讲师:高志 博士 加拿大毖国际建筑师有限公司 一、商业建筑的设计要点 及案例分析 商业建筑要点 一、商业形态进化的四次革命 (1) 百货商店:(零售业的第一次革命,销售内容变化) (2)一价商店:(零售业的第二次革命,销售定价方式变化) (3)连锁商店:(零售业的第三次革命,销售组织形式变化) (4)自选市场:(零售业的第四次革命,销售方法变化) 二,商业建筑内部三大组成部分 (1)引领部分 (2)营业部分 (3)辅助部分 三,商业建筑内部空间元素: (1)点:中庭 (或大厅) (2)线:室内步行街(或通道) (3)面:柜台(或专卖店) 大型商业场所位置策划 (一)商业圈分析(选址的第一步骤) 边缘商业圈 核心商圈 大型商业建筑空间构成元素 1、营业部分:含营业厅、娱乐、餐饮等,实为使用空间; 2、引导部分含:门厅、垂直交通厅、问讯、寄存、步行街廊、四季厅等,实为交通枢纽空间; 3、辅助部分含:库房、办公、店员用房、货运平台等,实为辅助空间 内部的步行街 室内的商业街 底层的宽度 一般在10一20 米之间,以使 购物者能看清 两边商店的标 牌及橱窗里陈 列的商品。交 叉口之间一 般相距20—30 米,以能看清 最远处的标记 广告及人和物 为准 大型商业建筑空间组合 建筑的内部空间组合 城市边缘的“大 MALL”因为地价便宜,环境简单,郊区的商业一般为一至二层,不设地下层。 这样在竖向空间设计上比较容易,主要是平面空间的设计。以步行街为骨架,串联整个空间,为了避免单调,可以有意识地设置交叉、转弯、收放、弯曲,要考虑人的生理需求,设置停留的空间,还要考虑视线中景象的起承转合对人心理造成的影响。选一些控制点做为广场中庭,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加拿大毖公司设计的上海一百,基地形状狭长、扁平,其长深比并非作为商场的最佳条件,解决办法是:设计了两个中庭,位于整栋建筑左右位置,得以解决商场走道过长的弊病,使中庭作为中途休息处。半圆形高12层的中庭,自地下二层往上逐层放大,中心点逐层侧移形成有规律的变化。曲线形的道路容易形成更充满活力的空间。逐层放大的中庭可以消除一般较小的中庭产生的压迫感,创造一种新的视觉及空间感觉 加拿大毖设计的瑞都购物中心也分别做了过街天桥和室外步行街. 两种类型: 居住类底商、商务类底商 营业厅内的水平流线方式主要有五种组分形式 1.直交式:这是最普遍被采用的布置方式。 2.斜交式:在店内不会造成顾客走不到的死角。 3.放射式:以中心柜台为基准,放射布置。 4.自由流动式:通路一般为曲线型,按顾客行走的意向布置。 5.直线式:一般用于小的零售商店 工程实践的平面设计 外部空间设计 1 人车分流 商业建筑的外部交通可分为三类: 一是过城人(车)流; 二是顾客人(车)流; 三是内部人(车)流。 外部交通组织的第一步就是做到商业街道要与交通干道分开并尽可能保证不被城市交通所穿越,这样会有效地把过城人(车)流分开,设置步行系统。高架步行街是较好的解决方案之一 (3)立体式停车场 立体式停车场是专门停放车辆的建筑物,它又可分为两类: A.升降式,通过升降机把汽车送到其它层。 B.坡道式,这种停车场一般与建筑物合并或呈塔式独立设置,容量大,较为经济 内部的步行街 室内的商业街 底层的宽度 一般在10-20 米之间,以使 购物者能看清 两边商店的标 牌及橱窗里陈 列的商品。交 叉口之间一 般相距20—30 米,以能看清 最远处的标记 广告及人和物 为准 二、住宅建筑的设计要点 及案例分析 物 华 天 宝 强调文化的传承 强调人与自然最和谐的融合 强调生态性、可持续发展性 FOCUS ON THE CULTURE FOCUS ON THE HARMONY OF NATURE AND PEOPLE FOCUS ON INTIRONMENT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人 杰 地 灵 一、人本原则 ---强调人的空间感受 二、内外景观并重原则 ---两手并重 三、价值最大化原则 ---对于用地进行详尽的,充分利用土地及其他稀缺资源 四、产业链最优原则 ---对于产业的启动、运行和顶端产品合理配置,以带动区域经济建设 总平面图 东陵 盛京高尔 夫俱乐部 鸟岛 东 陵 路 绕 城 高 速 浑河 本案 世园会 新开河 项目与周边景区关系图 西侧:沈抚公路 中间:宅间小道 中间:在建道路 1、进入场地最便捷的道路 2、道路两侧可以形成绿化和景观空间 3、道路档次高于中间道路 1、坐公共交通人流最方便的道路 2、场地中间,交通便利 1、路宽16米,等级最高 2、道路两侧有极好的景观体系和层次 1、有货车或卡车通过,交通稍微混杂 1、两侧建筑混乱,档次很低 2、环境改造难度极大 3、人车混行严重,不可能改变其现状交通方式 选择 优点 缺点 结论 作为中档楼盘的车行主入口 不作为步行道路 主要作为步行道路 不作为车行道路 作为高档区域的车行入口 作为高档区域步行道路 东侧:滨河路 1、环境较好 2、道路两侧有较好的景观体系和层次 1、位于场地的东端,距离主要交通方向较远 宜作小区的辅助入口 不宜作主要道路 功能布局依据和原则 1、遵循市政基本要求和现状地形原则 2、沿河和内部景观最优原则 3、 品质最大化原则 4、开发秩序最优原则 基地现状评价---东陵轴线以西最窄处 选择一 高档别墅 选择二 高档公寓 优点:和东西侧高档区域在体量上比较和谐 缺点:空间形式呆板,建筑密度大,可做景观用地少,导致内部景观品质差,居住品质差。土地价值没有得到充分开发 总用地2.9公顷 优点:高体量的建筑,可以和场地东侧所有的景观形成呼应,造成极强的广告效应和标志性作用。 每一户都会有极好的景观朝向, 建筑密度很低,内部景观系统品质会非常好。内外品质均极佳,有可能设计成高品质的空中别墅。和东部高档别墅形成高保安社区。形成一个整体。 同时和场地西侧设计的沿河高层建筑形成节奏干极强的沿河建筑景观带 缺点:和东西部低层建筑形成体量上的反差。但由于他们为山墙相对,且只有一栋,通过适当加大二者的防护距离,可以解决这一问题 用地约2.9公顷 。。。。。。以上简介无排版格式,详细内容请下载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