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描述
产业发展规律与产业政策把握
11月18日
卜金涛
1、产业发展规律
宋鸿兵:受一杯咖啡启示逃离美国
当一家僱员多达6,000馀人、资产1.4万亿美元(约10.9万亿港币)的大公司开始算计小钱的时候,就意味着它可能出现危机了。
金融危机实际是按照“逻辑”、“常识”、“基本原理”发展而来的,只要逻辑正确、数字正确,就可以预见到危机一步一步走来,下一波海啸也一定会来。
比如“两房”,按照经济学原理,房地产价格年涨15%,居民收入年涨仅3%,房地产市场肯定不可持续,“两房”以60倍槓杆运作,在资产价格下跌时必然会出现危机。为什麽没有提前预判
一个典型家庭的需求
爸爸45岁,县科技局科长,妈妈43岁,地方国有企业会计,儿子,19岁,大学一年级。
设想这个家庭的存量财富。
设想这个家庭的收支情况。
设想这个家庭的财富、收入、支出的变动趋势。
这些变动意味着什么产业机会或产业威胁。
一个市长的城市需求
一个城市,市长直接打理的经济主体有:一个庞大的政府机关、一大群事业单位、一群国有企业,还有几个地方融资平台公司。
设想这个城市的存量财富。
设想这个城市的收支情况。
设想这个城市的财富、收入、支出的变动趋势。
这些变动意味着什么产业机会或产业威胁。
一个企业家的企业需求投资
一个中小民营企业的老板,销售额在1个亿。
设想这个企业的存量财富、本年利润。
如果想投什么产业就可以投什么,设想这个企业的未来投资情况。
设想这个城市的投资的变动趋势。
投资变动本身意味着什么产业机会或产业威胁。
欧美日国家对中国产品的进口需求
欧美日经济的三个主体:家庭、企业、政府。
设想这三个外国主体现在都从中国买点什么。
设想这三个主体进来进口品种和数量的的变动趋势。
这种变动意味着什么产业机会或产业威胁。
经济成长阶段理论
经济层长阶段理论:美国得克萨斯大学经济学和历史学教授、著名经济史学家华尔特惠特曼罗斯托在他的专著《经济成长的过程》(1951年)、《经济成长的阶段》(1959年)和《政治和成长阶段》(1970年)中提出了经济成长六个阶段的理论
传统社会阶段
为起飞创造前提阶段
起飞阶段
向成熟推进阶段
高额群众消费阶段
追求生活质量阶段
传统社会阶段
传统社会是在生产功能有限的情况下发展起来的,是围绕生存而展开的经济,而且通常都是封闭或者孤立的经济。此阶段没有现代科学技术;资源过多配置在农业,而非工业;在社会组织中起主导作用的是家族和氏族;生产力水平很低,人均实际收入仅够维持生存。
生产活动中采用的技术是牛顿时代以前的技术,看待物质世界的方式也是牛顿时代以前的方式(牛顿时代大约在18世纪)
非洲撒哈拉沙漠地区的一些国家至今还处在这一发展阶段。
传统社会的主导部门是农业
为起飞创造前提阶段
这是从传统社会阶段向起飞阶段转变的过渡阶段。
此阶段,近代科学知识开始在工业生产和农业革命中发挥作用;金融业开始发展,并为新的投资提供资金;商业也随着交通运输业的改进而正在扩大。
农业的发展具有基础性的作用,它既要提供更多的粮食来养活迅速增长的城市人口,又要为工业的发展提供资金积累和销售市场
政府必须建立全国统一市场以使经济摆脱自给自足的区域性质;它必须建立现代财政制度以筹集现代化所需要的资金;它必须制定现代化政策
起飞前阶段的主导部门是食品、饮料、烟草、水泥等工业部门
起飞阶段
在所有阶段中是最关键的阶段
这是经济由落后阶段向先进阶段的过渡时期。罗斯托认为,经济起飞必须具备4个条件:
①生产性投资率提高,占国民收入的比例提高到10%以上;
②经济中出现一个或几个具有很高成长率的领先部门;
③发明和革新十分活跃,生产过程吸收了科学技术所蕴藏的力量;
④适宜的政治、社会以及文化风俗环境。
罗斯托把起飞定义为一种工业革命。它在较短时期内,生产方法、经济和社会的结构发生重大的性质上的而非程度上的变化。此阶段阻碍经济增长的问题得到解决,增长成为各部门的正常现象。此阶段农业劳动力逐渐从农业中解脱出来,进入城市劳动,人均收入大大提高。
起飞阶段完成的标志是国家在国际贸易中的比较优势从农业出口转向了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
英国1783-1802年,法国1830-1860年,美国1843—1860年,德国1850—1873年,日本1878—1900年
起飞阶段是非耐用消费品的生产部门和铁路运输业
。。。。。。以上简介无排版格式,详细内容请下载查看